李世民能夠有如此大的成就,除自己本人才能外,最主要的就是李世民知人善用且愛才如命;能夠說出“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和“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的君王絕對是非常惜才愛才的人,而這兩句話都是出自李世民的口中,隋唐出現的文人猛將不再少數,其最耀眼的幾位卻都在李世民手中。

如房謀房玄齡和杜斷杜如晦、長孫無忌,秦叔寶、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人都是在李世民未稱皇之前就站在李世民一方的,其中唐朝開國初期爲李世民陣營中有四個虎將最有特色,其分別是薛萬均薛萬徹兩兄弟和羅士信李道玄四人,這四人在戰場上爲李世民立下屢屢戰功;李世民到最後能夠功高蓋主少不了這四人在戰場上的戰功。

羅士信就是演繹當中白馬銀槍俏羅成的原型,而且《隋史遺文》《隋唐演義》等古典小說中的事蹟基本與正史吻合,只是增加羅士信早年與秦瓊結義後來保護秦母反出山東等情節。可以說現實當中的羅士信也是爲武藝高強的戰將,其在戰場上是少有的單挑常勝將軍,小說當中隋唐十八好漢當中羅成(羅士信)排列第七,而排在他前面的除裴元慶和雄闊海早死外,剩餘的都讓李元霸給殺死(後來李元霸被自己殺死),所以說唐朝開國後羅成在小說當中就是當時天下第一武將,雖然小說有所誇大,但在歷史當中羅士信確實也是初唐數一數二的武將。

李道玄是李世民的堂兄弟,與李世民自幼交好;“太宗壯之”是歷史上李世民對李道玄的記載,可見李道玄的本領就連天策上將李世民也爲之信服,在隋唐的戰場上也是屢立戰功。而薛萬均和薛萬徹是親兄弟,在唐朝開國之戰中擊滅吐谷渾、高昌、吐蕃等跨國戰事,薛家兄弟可謂立下不世奇功;然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就是,這四位猛將在遇到劉黑闥後卻是兩死兩被俘。

劉黑闥原來是竇建德手下大將,竇建德死後劉黑闥召集竇建德舊部起兵造反,劉黑闥前期在隋唐英雄當中並不是非常亮眼,但在後期劉黑闥卻是能文能武,用兵如神;在武德四年宋州之戰中,徐世勣帶領唐朝大軍攻打劉黑闥,而先鋒大將薛萬徹薛萬均兩人在戰鬥中卻是雙雙被俘,不過劉黑闥並沒有傷害他們,只是割掉他們頭髮放回唐軍當中。

而在次年劉黑闥與唐軍洺水城之戰中,羅士信遭到劉黑闥重兵圍攻,最後洺水城被劉黑闥攻破,而羅士信也力盡而亡被劉黑闥方斬殺,同年的下博之戰引兵攻打劉黑闥的是李道玄,然而李道玄在陣前卻是被劉黑闥當場陣斬。直到後來李世民親自帶兵作戰,用計才交劉黑闥打敗。然而這時候他手下的四名虎將卻是變成兩名虎將,想必對於惜才如命李世民來說是非常心痛。

小編認爲其實在戰場上將軍死亡並不是非常少見,而且古代的將領也都認爲戰場是他們的最好歸宿,“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一將功成萬骨枯”等詩句也能看出古代將領對於戰場死亡的心態,也許是這樣的死法纔會讓他們覺得有意義,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李世民#羅士信#羅成收藏

李道玄是李世民的堂兄弟,與李世民自幼交好;“太宗壯之”是歷史上李世民對李道玄的記載,可見李道玄的本領就連天策上將李世民也爲之信服,在隋唐的戰場上也是屢立戰功。而薛萬均和薛萬徹是親兄弟,在唐朝開國之戰中擊滅吐谷渾、高昌、吐蕃等跨國戰事,薛家兄弟可謂立下不世奇功;然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就是,這四位猛將在遇到劉黑闥後卻是兩死兩被俘。

劉黑闥原來是竇建德手下大將,竇建德死後劉黑闥召集竇建德舊部起兵造反,劉黑闥前期在隋唐英雄當中並不是非常亮眼,但在後期劉黑闥卻是能文能武,用兵如神;在武德四年宋州之戰中,徐世勣帶領唐朝大軍攻打劉黑闥,而先鋒大將薛萬徹薛萬均兩人在戰鬥中卻是雙雙被俘,不過劉黑闥並沒有傷害他們,只是割掉他們頭髮放回唐軍當中。

而在次年劉黑闥與唐軍洺水城之戰中,羅士信遭到劉黑闥重兵圍攻,最後洺水城被劉黑闥攻破,而羅士信也力盡而亡被劉黑闥方斬殺,同年的下博之戰引兵攻打劉黑闥的是李道玄,然而李道玄在陣前卻是被劉黑闥當場陣斬。直到後來李世民親自帶兵作戰,用計才交劉黑闥打敗。然而這時候他手下的四名虎將卻是變成兩名虎將,想必對於惜才如命李世民來說是非常心痛。

小編認爲其實在戰場上將軍死亡並不是非常少見,而且古代的將領也都認爲戰場是他們的最好歸宿,“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一將功成萬骨枯”等詩句也能看出古代將領對於戰場死亡的心態,也許是這樣的死法纔會讓他們覺得有意義,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