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人们对这句话肯定不陌生,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呢?按理说,互相派送的使者,是最满意威胁的,先杀死使者,这是最简单的,可是人们都知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其中肯定是有缘由的。这句话指的是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

不仅仅是古代,即使是现如今,根据《日内瓦公约》,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也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通过《日内瓦公约》,人们就可以知道,现代国家的战争中,也是保持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策略。

违反《日内瓦公约》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各种压力,处理不好,先前取得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在这个条约的框架下,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现代战争很少发生。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日内瓦公约》的,可为何人们仍然重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呢?双方交战很尊重双方的使者,即“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最早的时候,“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出自春秋战国时期,众所周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这时候的天下战争不断。各个诸侯国你争我夺,没有丝毫停战的迹象。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

这就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最早出处。在两国交战处于白热化的阶段,使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使者是双方交流的媒介,负责传达己方的意思给对方,如果连对方的使者都不能幸免,表明已经没有了和解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对处于弱势的己方来说可能会带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局面。

即使是处于优势的国家,也不会赶尽杀绝,否则优势就有可能变成劣势。比如说明朝嘉靖年间,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石天爵、满受秃等为使节与明朝洽谈。大明王朝直接将这些使者斩首示众。蒙古大汗俺答汉大怒,不待入秋便大军直犯边境,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边境困扰。

最重要的就是,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本质是利益诉求不一致,政治家谈不拢了,就只能战场上见,需要通过战争来获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见的一些边境问题引起的战争。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爆发战争,古代的时候,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爆发战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战争只是手段,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使者往往是没有恶意的,没有攻击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如果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层议论层面会处于下风。古代经历了很多战乱时期,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争,都没有丢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凡是不是绝对的,历史上有不杀使者的,就有杀使者的。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时候,为了减少伤亡,就让使者进城劝宋军投降,但宋军却把使者的头砍了下来挂在城头上,以表决心。不仅如此,宋朝还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毙。东汉时期,将领耿恭被匈奴包围,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劝降,许诺美人、金钱,耿恭没有接受,反而将使者杀死。

这就是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杀死人,而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才是战争的根本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