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整治后的石鼓河

“以前有很大的臭味,我们都不敢开窗,现在改变很多了,河里见不到死鱼、死老鼠,我们也闻不到臭味了。”11月27日上午,石鼓社区居民林姨向记者说起石鼓河的变化时,这样说道。

石鼓河又称白马河,发源于水濂山,全长约5.69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流经水濂、蛤地、白马、石鼓,最终汇入东引运河。十几年前,居民林姨搬到石鼓河边居住,见证了河流从一条黑臭水体向水清岸绿的转变,她说:“环境变好了,大家过得更舒心!”

整治前

垃圾堆积 居民厌恶

行走在石鼓社区,石鼓河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河岸两边是一幢幢居民楼,门口正对着石鼓河。在过去,河边的居民总有谈“河”色变之感,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生怕空气中的臭味传到身上,而这一切都源于黑臭的石鼓河。

石鼓河保洁员陈廷学,负责石鼓河段的保洁工作已经三年。“刚来的时候,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死鱼、死老鼠,这是导致臭气弥漫的原因之一。”陈廷学说,石鼓河石鼓社区段全长约1公里左右,河面保洁由陈廷学与其他两名成员共同完成。3年前,陈廷学的打捞工作用时长,垃圾量大,“每天都能打捞整整两船的垃圾”。

南城水务运营中心提供的照片显示,整治工作开展前,石鼓河河道裸露的石滩上,堆积着各类生活垃圾,有塑料袋、塑料饭盒等,足足有两三米宽;浑浊的河水中也夹杂着不少垃圾碎片。

在河岸不远处经营一家便利店的兰倩,以前深受石鼓河黑臭现象的“毒害”。“在楼上晾衣服都能闻到河水飘来的臭味,而且担心熏臭衣服,只能尽量晾在室内。”她苦笑道。2018年,石鼓河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部督办整治的黑臭水体,对河涌进行一次大整治,已经迫在眉睫了。

整治后

小桥流水 轻风拂柳

2018年10月,石鼓河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工。对明渠116个排污口、暗渠31个排污口进行截污;对河床底泥开展清淤,累计清淤量约24797立方;建设闸坝一座、曝气系统5套……

经过一系列整治措施,2019年12月底石鼓河基本消除黑臭,恢复清澈面貌。2020年6-10月,河涌水质稳定,无黑臭现象,当前无污水直排入河。

如今,走在石鼓社区,微风轻拂,河畔的柳枝摇曳,水面波光粼粼,三两个居民走在河边散步休闲。11月27日上午,陈廷学撑着一支小船,从石鼓河段上游顺流而下,将水面漂浮的垃圾打捞起来。在小船后面,枯黄的树叶堆积成“小山丘”,这是他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塑料袋、塑料盒等生活垃圾没有了,死鱼、死老鼠也不见了,垃圾量明显减少。”他说。

为保障水质稳定消除黑臭,不单水面上设置有保洁员,岸边也有巡查员。石鼓河段的专职巡查员叫张显,负责河涌巡查工作。他的工作范围包括石鼓河下游段和棺材涌两个河段,每天需来往于这两条河之间,而每到一条河涌,他就要步行巡查一遍,看看河面有无垃圾堆积、水质是否保持稳定。“这两段巡查的河段总长约1.8公里,除去踩自行车的路程,平均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6000步以上。”这是张显的日常,也是治水工作者的一个缩影。

文字/冯灿宇

摄影/冯灿宇 视频/无

编辑/钟彦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