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爭第一,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

登封武術文化的發展離不開鵝坡武校創辦人梁以全宗師做出的巨大貢獻。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百廢待興。隨着電影《少林寺》的風靡,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的蒞登尋根問祖,揭開了少林武術神祕的面紗。梁以全宗師作爲武術世家、少林武術的主要研修者,走到了大庭廣衆面前。他著“武書”、講武學、辦武校,撐起了少林武術傳播弘揚的大旗。一呼百應,登封少林武術如雨後春筍,揭竿而起。如今的少林武術運動已成爲登封一道靚麗的風景,成爲大衆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

振興中華,緊跟黨走的愛國精神

學校肩負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聖使命,武術學校也是如此。鵝坡武校牢記使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種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培育起來。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確立“樹紅色形象,促鵝坡發展”理念,在依法治校、校園文化、師德建設、德育工作的實踐中發揮作用,實現正方向、興文化、聚人心、抓機遇、促創新、建和諧的發展格局,構建“聽黨話、跟黨走”又紅又專的紅色大家庭。

信念堅定,百折不撓的執着精神

武術是什麼?以前很多人說是“打人術”,學武之人被認爲是“不文明的人”。梁以全宗師認爲武術的內涵是強身健體、止戈爲武。“創辦武校,爲民造福”是他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孜孜追求。從簡陋的窯洞到林立的樓房,從百十個學生到一萬多師生,走過了萬水千山,經歷了千難萬苦,風雨過後霞光滿天。鵝坡武校越辦越大、越辦越好,成爲全國有名的武術學校。

文武雙修,成就全才的育人精神

鵝坡武校實行文化和武術雙層教育。文化課依照國家全日制教育教學大綱要求開課,配備優秀師資力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手段培育學生。武術課以“武德修心,武術修身”培育理念。制定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規劃。堅持一年兩次舉辦校運會,堅持參加全國各類武術比賽,鍛鍊學生訓練水平,磨鍊學生武術意志,做到“武德高、武旨正。武紀嚴、武風良、武禮謙、武志堅、武學勤、武技精、武儀端、武境美”的武術境界,爲武術發展人類文明貢獻力量。

情繫社會,熱心公益的濟世精神

春夏秋冬,梁以全宗師每天按時出現在校園裏。訓練場、教室、宿舍、餐廳,他詳細巡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中、教練中、學生中,他促膝談心、問寒問暖。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等民族傳統節日,他的身影出現在餐廳和同學們中間。學生上學有困難,他爲學生減免學費每年達千萬元。並出資三十餘萬元義務養教孤兒;出資42萬多元資助28名大學生、博士生、研究生完成學業。抗震救災、幫貧濟困,他捐贈款物千萬元。用愛心沃土,助希望青苗。讓愛心在希望中綻放,讓希望在教育中成長。

附:少林鵝坡武術學校簡介少林鵝坡武術學校是一所文武兼修的綜合性院校,具備幼兒園、小學、初中、 中專、大專階段教育教學,專項開展有武術套路、散打、摔跤、跆拳道、影視表演、舞龍舞獅、猩猩怪等課程,學校佔地面積1400餘畝,在校師生萬餘名。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爲“國家青少年武術訓練基地”、“國家青少年武術俱樂部”、“中國武術培訓基地”、“中國武術協會段位制考試點”。被評定爲“中國十大武術名校”、“2010—2013年全國十傑武術學校”。被河南省教育廳批准爲“河南省重點中等專業學校”,被河南省體育局命名爲“河南省單項體育後備人才訓練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廳、公安廳、外事辦聯合批准爲“國際武術留學生學校”。兩次被鄭州市委、市政府評爲“鄭州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被鄭州市教育局評爲“鄭州市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民辦職業院校實驗室建設先進單位”,“鄭州市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