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朵

张爱玲《半生缘》里的顾曼璐和顾曼桢是一对长相相似、性格完全不同的姐妹,顾曼璐是家里的长姐,父亲去世以后,她被迫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当时的顾曼璐只有17岁,尚在读高中,除了学习成绩好,别无所长。

也许,有人会说,她可以选择做手工或者给有钱人家做“小大姐”,可是,当时的顾家老小一共7口人,单单只靠双手获取的薪酬,根本不足以维持家用。

年轻女孩子最值钱的是什么?当然是青春和身体。无奈之下,顾曼璐去做了舞女,正如顾曼桢后来所说,舞女也有清白的,可是,清白的舞女所挣来的钱不够养活顾家老小,顾曼璐只得选择牺牲自己的肉体。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顾曼璐当时只有17岁,按照年龄差计算,她的母亲顾太太大概也只有三四十岁,刚刚步入中年行列,完全可以靠双手去赚钱贴补家用,顾曼璐的奶奶年纪也不算大,可以忙活家里的杂事。

或许,顾曼璐可以像许叔惠那样半工半读,再不济,出来找份正经差事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根本不至于沦为舞女。如果顾曼璐没有走上舞女这条路,也就没有后来的祝鸿才,顾曼桢也不会沦为生育机器,一切的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重读《半生缘》原著,突然发现,顾曼璐和顾曼桢姐妹俩的悲剧,是自私又伪善的顾太太一手造就的。

1、不承担一个母亲该尽的责任,逼迫大女儿去做舞女

一个母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生而不养,不配做母亲。

顾太太前前后后一共生下了五个孩子,前两个都是女儿,后三个才是儿子,顾父还在世的时候,倒也没看出重男轻女的现象,但他死后,这个家庭的本质就彻底暴露了出来,一样都是孩子,本该一视同仁,男孩子不是比女孩子更有劳动力可出卖,赚钱养家吗?

顾父去世后,顾太太一如既往地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沉浸在失去丈夫的苦痛之中,和顾奶奶两个人成日里抹眼泪,根本不管家里的米缸是否空了,也从未想过去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既然老家是农村的,带着孩子回去务农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顾太太在乎的是自己的脸面,她就想待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享受这份优越感,逼迫着大女儿顾曼璐去做了舞女。

如果不是顾曼璐的坚持,也许顾曼桢根本就没有机会读大学,早就被顾母逼着和姐姐走上相同的道路了。

2、嫌弃大女儿27岁不出嫁,逼着曼璐做了祝鸿才的姨太太

17岁做舞女,27岁风姿大不如当初,客人也从青年变成了老年,顾曼璐在职场上满腹委屈,赚的钱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家里也容不下她了,街坊四邻背后的议论,弟弟妹妹已经长大,顾太太觉得曼璐如果再不出嫁,就会毁了弟弟的名声。

说白了,这些年顾曼璐给家里的钱,已经够他们生活大半辈子了,他们翅膀硬了,已经不再完全需要顾曼璐了。当然,这里的不再需要只是一种假象,即使顾曼璐结了婚,也还是得当“扶弟魔”。

只是,这个家里,不会再有顾曼璐的位置了,当时的顾曼璐收获的尽是失望,张豫瑾的嫌弃,舞厅里的失意,顾曼璐想嫁,但没人愿意娶她,除了一个投机倒把的商人祝鸿才。

祝鸿才在乡下有一个媳妇,还有一个孩子,顾曼璐嫁给她,就相当于姨太太,这一点,顾太太早就知晓,她不反对女儿去做姨太太,只要能把女儿赶出顾家,嫁给什么样的男人都无所谓。

3、给曼璐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害了二女儿曼桢

顾曼桢被祝鸿才欺负,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从表象上来看,顾曼璐装病骗来了顾曼桢和顾太太,随后顾太太又以身体不适为由提早走了,只留下顾曼桢一个人守夜。这一切,都是顾曼璐计划好的,事先顾太太并不知情。

因而,大家都在咒骂顾曼璐,她造就了妹妹的光鲜亮丽,又亲手摧毁了这一切,把妹妹推入了火坑。

很少有人注意到,给顾曼璐出了“借腹生子”主意的正是顾太太。

当时顾曼璐嫁给祝鸿才,不能为祝家绵延子嗣,顾太太就给她出主意,找一个熟悉知根知底的女人,上演一出借腹生子的戏码,事后把这女子随手打发了,孩子抢到手,按照亲生孩子抚养,听听这话,就能揣测出这个女人有多狠毒。

顾曼璐正是听从了顾太太的建议,才把主意打到了二妹顾曼桢的身上。而且,即使顾曼璐提前计划好了一切,顾太太不知情,但她能把黄花闺女一个人留在女婿家,也是心大。

事后,顾太太知晓这一切后,没有想着怎样把女儿救出牢笼,反倒是拿着大女儿给的钱,搬家消失了。如果当时顾母能够为二女儿着想,把她救出来,去医院duo胎,顾曼桢的一生也就不会一直灰暗了。

-END-

#半生缘人物情感分析#

你觉得《半生缘》里的顾太太是怎样一个女人?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