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好,這份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單給你,我給你簡單介紹下,看看垃圾應該怎樣進行分類”、“嬸嬸,像田裏拔下來的玉米稈、毛豆稈屬於農業秸稈類垃圾,不要放在易腐垃圾桶內,應把它曬乾後作園林垃圾處理……”,像往常一樣,王琴芬一大早就來到浙江海鹽紅益村淺船浜開始了一天的垃圾分類勸導工作。

王琴芬原來是海鹽縣武原街道紅益村的村幹部,自從退休後,受聘成爲村裏的一名垃圾分類勸導員,她總是言傳身教,手把手教學,向村民們灌輸分類意識,認真指導監督村民們做好垃圾分類,根據村民們的分類情況進行評分記錄,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垃圾分類指導手冊》等,利用村裏熟悉的面孔進行柔性勸導,讓垃圾分類成爲引領農村綠色生活的新時尚。

紅益村共 10個組, 280戶,外來人口 1110人,人員組成相對複雜,羣體不穩定、分類意識淡薄,一直以來該村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問題都面臨着比較嚴峻的挑戰。而王琴芬沒有畏難退縮,接受任務後,她工作積極,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利用早、晚村民空閒時間,走村串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不斷提高了村民們的意識,併發揮村民“傳幫帶”作用,助力外來人口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現在我們每家每戶都設置了垃圾分類桶,勸導員隔三差五上門來指導,我們也積極配合做好垃圾分類,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心情也舒暢。”紅益村村民沈明祥說。

面對村環境的不斷提升、村民們垃圾分類意識的不斷加強,王琴芬謙虛的說:“垃圾分類是勢在必行的一項工作。作爲一名黨員理應爲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盡一份力量。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大家能夠支持和參與垃圾分類工作,讓垃圾分類成爲一種習慣,讓村裏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美”。(圖文:徐春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