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經濟,再現奇蹟。

10月21日凌晨,當李佳琦、薇婭兩人直播間合計交出“吸引觀衆3億,直播帶貨70億”數據時,國人爲之驚歎。

這其中確有平臺折扣、創新直播加持,但網紅的力量,更不可小覷。

而伴隨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紅經濟這一嶄新的業態,正爆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經網紅引流,將流量變現,網紅經濟已是各大電商、零售商的重要推廣、營銷手段。而網紅經濟大曝光、小成本特徵,也使其愈發下沉,更加接地氣兒。

尤其,近期直播帶貨的迅速走火,使網紅經濟的變現方式更加多樣,也使網紅電商平臺的商業價值愈發凸顯。

如涵,便是這一領域的領跑者。

11月23日,如涵控股(NASDAQ:RUHN)公佈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如涵淨收入爲2.49億元,同比小幅下滑,但服務收入實現1.19億元,同比大增84%,佔淨收入總額的48%,遠超去年同期的24%。

在盈利層面,如涵毛利率爲41%,繼續維持較高水平;淨利方面,歸母淨虧損3120萬元,同比收窄38%。尤值一提的是,服務業分部表現搶眼,經營利潤實現1200萬元。

虧損收窄,服務業務撐起半壁江山,是如涵引領行業(網紅直播賽道)的戰略成功,也是業務迭代進化下的豐碩成果。

須知,伴隨直播帶貨緊俏,互聯網大小勢力紛紛殺入,整個行業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有賺的盆滿鉢滿的互聯網大廠,更有鎩羽而歸的出局者。

但如涵,卻自始至終佔據頭部賽道,屹立不倒,其所賴爲何?

01服務升級 進化新生

一個重要的憑藉,是如涵平臺服務業務的異軍突起。

平臺業務的強勢,表現在數據層面,則指兩個指標的快速上升:其一,平臺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4%;其二,經營利潤達到1200萬元。

一言以蔽之,平臺服務業務不僅實現了高速度增長,還實現了高質量升級。而推動平臺業務發展的關鍵,還在於網紅數量與質量的快速擴大。

根據上圖分析,截至新財季,如涵簽約網紅數量180人,同比增長23%,這其中又以頭部、肩部、腰部網紅增長最爲明顯,由去年同期的31人升至53人。

高質量網紅加入,直接推動了如涵服務收入的增長。從服務收入與網紅人數增長率對比來看,如涵單一網紅創造的服務收入,也有不小的上升。

但與平臺服務收入相比,如涵自營業務營收卻有一定程度下降。數據顯示,如涵新財季,自營業務收入由2.08億元降爲1.29億元,降幅爲38%。

一個更顯著的變化是,自營模式簽約網紅數量,由去年同期的7人降至3人。

一增一減中,如涵新業務佈局漸入佳境:依託網紅、立足服務,主打平臺模式。

但行業人士不禁要問,如涵爲何要舍自營模式,轉向平臺模式?

在柒財經看來,這是如涵升級進化的必由之路。

首先,平臺化模式具備更高的天花板。

衆所周知,一個優秀的互聯網公司,不僅關注當下的營收與盈利,更着眼於未來的增長空間。未來增長空間有多大,決定着企業的天花板有多高,繼而決定了企業市場份額與最終價值。

平臺化模式下,如涵可以不設限,廣攬第三方合作品牌,從營銷、產品、運營等多個維度全面賦能,最終做到強強聯合、共贏共生。

由自營到平臺模式的轉變,是如涵做大做強的必選之路。

其次,平臺化模式可使如涵專注網紅產業鏈深耕。

作爲網紅電商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如涵首創“網紅+孵化器+供應鏈”模式。在這一模式指引下,其目標用戶瞄向新零售平臺。但新零售行業諸多細分領域,有着各自的鮮明特色,要想成爲一衆新零售平臺的最佳網紅孵化器,如涵就必須探究各零售平臺特色,做好深耕與服務。

再者,平臺化模式的輕資產特質,能有效規避風險。

根據財報披露,因如涵自營業務下一名頭部網紅負面影響,其相應店鋪收入下降明顯。

無它,頭部網紅自營業務權重太高是直接原因,這也爲如涵提了一個醒:更加分散,更加多元的平臺化網紅運營理念,更能有效的規避風險因子。

透過以上諸點,如涵選擇平臺模式,似乎順理成章。

02熱直播下的冷思考

但先行者如涵,要思考的遠不止如此。

誠然,肩部、腰部網紅力量壯大,能有效規避因頭部網紅波動所引起的損失。但這或只是淺在因素。

當下,網紅競爭日趨白熱化,各類網紅紛至沓,讓本就複雜難辨的網紅江湖更加魚龍混雜。

高光的網紅自不愁生路,但腰/尾部的網紅卻亟需更大的平臺“昇華”自己。

而如涵這類MCN機構,便是廣大網紅的鍍金之地。這不僅體現在如涵能夠系統培養提升網紅的專業性,更表現在它能爲一衆網紅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如涵累計服務品牌數量升至1423個,較2019年同期的845個,同比上升68%。日漸增多的品牌服務需求,也從反面堅定了如涵耗資數億孵化紅人,推動網紅電商精細化運營的信心。

不止品牌需求端,網紅供給側盲目殺入,致使供需兩端信息不對稱撕裂,則加劇瞭如涵重塑網紅產業供應鏈的決心。

一個反面案例,便是知名大v吳曉波草草直播帶貨,而後鎩羽而歸。再如網絡達人羅永浩,初入直播帶貨時的不溫不火。這或許都在詮釋一個道理,大v的知名度與其帶貨能力,不一定完全成正比。

而這也是如涵存在的價值所在,通過上游孵化網紅與下游滿足零售服務品牌需求,創造嶄新的網紅產業生態鏈。

越有熱度,越需要冷靜。

顯然,如涵便是這般做的。

03結語

數據顯示,如涵網紅覆蓋的粉絲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1.89億增加至2.95億,增幅高達56%。

但如涵沒有一味追求網紅直播的高速增長,而是適時的給自己“澆一盆冷水”:這從主動轉身平臺化服務模式,深耕網紅電商產業鏈生態,注重經營利潤層面,可見一斑。

未來,一手網紅孵化,一手新零售行業服務,如涵再進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