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2月1日,國新辦舉行生態扶貧新聞發佈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聞發言人、宣傳中心主任黃採藝表示,“十三五”期間,森林旅遊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發展,林草部門把生態旅遊扶貧作爲重要工作持續推進,成效十分明顯。

黃採藝介紹,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60億人次,平均每年遊客量15億人次,年增長率15%。2019年開展貧困地區森林旅遊扶貧成效潛力評估和發展策略專項研究結果顯示,2018年通過森林旅遊實現增收的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6.5萬戶,147.5萬人,受益人數佔貧困人口的9%,年戶均增收5500元,森林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森林旅遊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增收主要體現在“四條途徑”和“五種模式”上。

“四條途徑”主要包括:通過就業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18%,年戶均增收6162元;通過開展個體經營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12%,年戶均增收4547元;通過發展種養殖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65%,年戶均增收2394元;通過租賃、入股經營等形式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3%,年戶均增收4072元。

“五種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全域帶動。通過整合區域經濟社會資源,全面推動森林旅遊產業發展,帶動旅遊經濟快速提高,實現貧困人口收入水平整體提高。二是政策帶動。通過制定有力政策,實現森林旅遊產業發展,推動森林旅遊扶貧。三是資金帶動。通過整合政府、企業的資金,加大森林旅遊投入力度帶動扶貧。四是能人帶動。通過引進、吸收,發揮能人的作用,促進森林旅遊發展帶動扶貧。五是特色帶動。貧困地區依託當地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民族資源、文化資源等,打造個性化森林旅遊產品帶動扶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