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好古玩收藏已經有些年月了,早些時候由於自己財力所限,只對收集古錢幣感興趣,自從十多年前經商後才真正比較多地接觸古玩,後來開了一個古玩店,在經營中也豐富了自己的收藏。十多年過去了雖沒有收藏下什麼上檔次的古玩,但卻提高了眼力、練就了一個比較好的心態,這一點我自以爲很不錯。 這裏我就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心態在收藏中的重要作用,意在與同好切磋。

我將 收藏視爲是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自己財力允許的情況下,留幾件自己喜愛的藏品,閒暇時進行考證欣賞,回味收集這些藏品的點點滴滴往事……..這比起現在風靡的打麻將、玩牌、賭博、喝酒等娛樂活動要文明高雅得多,更有益於身心健康,還能增長知識,怡心修身,涵養性情,克服浮躁情緒,讓人靜下心來。往大點說還有益於國家文化事業;有益於社會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尤其是在今天這有些急功近利和拜金主義的社會心態下,顯得尤爲難能可貴!爲了提高自己的收藏鑑賞能力,我認真學習有關收藏鑑賞方面的知識,在經營中我堅持誠實守信,對自己售出去的東西只要自己能看準的都承諾保真,價格只要是有參考資料的就積極提供給買方看,力求做到貨真價實,明明白白地交易。還承諾隨時可以回收,因此經營雖無暴利,但足可以養家餬口和滿足一點自己的收藏愛好,對此我感到很知足和滿意了!對於個別有爭議的東西,我能看到什麼程度就如實相告。古玩這行大家都認爲是一個充滿了欺詐和陷阱的行當,我在經營中從一開始就力求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至少在我這個小店力求營造一個買賣雙方互相信賴的氛圍。十餘年來雖然經歷了不少困難,薄利經營也使我每一步都走得比較艱難,但是,我的努力還是得到了圈內人的肯定。

在開店之初(1997年)由於只忙着跑鄉下收貨,沒有搞明白畫家,將價值數百萬元的明朝夏昶的《菊鷹圖》幾千元就賣掉了,眼看着到了人家手裏就身價百倍,一些知情人問我說:“一定很後悔吧!百萬富翁都丟了。”我說:“這隻能怪我眼力不濟,知識不夠多,財力有限!”。古玩行就是這樣,什麼層面賺什麼層面的錢,我常說自己好長時間就只是一個古玩搬運工而已!也踩過“地雷”(放在農村的仿品)血本無歸,只是損失還能承受,只有更加刻苦地學習,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從一些收藏人士的文章中經常看到,人們對撿到“漏”非常高興,而對喫了“藥”,就罵這賣家如何如何地可惡,現在的人如何如何地不能信任…… 開始我也很有同感,可後來我又想,這方面的情況比較複雜,一些專門以假貨蒙人的騙子固然可惡,可恨!甚至我們不能輕饒和便宜了這種人。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鑑別的能力,對古玩有一定研究的人尚且走眼“喫藥”,怎麼能要求一般的農民販子呢?怪只怪自己眼力不濟,貪圖便宜的心理害了自己。再說我們撿了人家的漏以後,不可能再去補償人家,我們也總想着撿漏,爲了壓價將人家很好的東西無端挑剔毛病,最後以很低的價格買走,這就如同我們給人家喫了“藥”,而我們走了眼、喫了“藥”又往往首先怨恨人家,這未免有些自私,有失公道。收藏就應該堅持自己看不準的絕對不能買,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幹多大的事,不要老想着撿漏,怕失去發財的機會而買有懷疑和不太內行的東西,愛冒險、貪心太重就會喪失理性、這樣就經常處在高風險之中,就不免有失敗。我們應該知道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一線貨源的接近枯竭,撿大漏的可能已基本沒有了,現在只有高手玩家憑着獨到的眼力才能撿到小漏(被一般人忽略和不看好的東西)。不要再相信收古玩可以一夜暴富的傳說了,即便有那也只是一個昔日的故事。如果我們不爲撿漏、不貪便宜,不買似是而非的東西,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喫藥”的風險。在自己的眼力還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收藏,完全可以從信譽好的古玩商、藏友等比較正規的地方夠買藏品,只要是以真品的價格買,有信譽的古玩商一般都可以保真,這樣至少是有正當的來路,價值高的有了問題還可以找貨主解決。也可以先請行家掌眼,看準了再買,或事前先約定一定時間內如有問題可以退換;這樣買東西的風險就降到最低了。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市場行情,只要是真品,再相對精緻一些,今天以市場價買下,一段時間後都會增值的。精品、珍稀品的增值幅度最大,中等和一般的相對小一些。 真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由於收藏沉澱,市場上只能減少、不會增多,隨着人們財富和文化的逐步積累、收藏隊伍的擴大、需求量在增加,供需差越來越大,必然拉動文物,精品古玩的價格迅速上升,因此,纔有古玩市場的繁榮和人氣。

現在,收藏市場還有一種投機炒作的現象,有莊家輪番對有一定存世量的品種進行炒作,帶動和吸引了許多散戶跟風,形成一種個別存世量並不少的種類一下子變得特別緊缺,價格異軍突起;比如目前的三,四套人民幣(尤其是紙幣的整刀貨)和部分紀念幣、紀念鈔,莊家將貨大量囤積起來,有的炒作者相互制造買賣假象,誘導一般散戶跟進,然後將手中的貨高價出售出去,從中牟取暴利。收藏市場也存在着與資本市場同樣的人爲操控的潛在風險。比如字畫方面的古代的賣不過現代的 ;現代的賣不過當代的;已故的賣不過健在的,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我們國家的投資市場這種現象比較多見。我們一般人靠節儉的錢滿足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千萬不能被人家給忽悠去了。當然稀少的品種因爲收不到量,無法做到壟斷貨源,他們也炒作不了,我個人認爲這種炒作遊戲是莊家大款們玩的,一般收藏愛好者不宜跟進。不要看到市場價格的上漲了多少,許多時候這只是一種泡沫和假象,這就像擊鼓傳花的遊戲,一旦傳到自己手中人家的鼓停了怎麼辦?因爲這擊鼓者就是人家炒作的莊家,停與不停是人家說了算。

像前些年的郵票和流通紀念幣就是這樣,不少人後來被牢牢套住,至今都沒有解脫。我只相信物以稀爲貴纔是市場最基本的道理,,雖然市場經常出現不合常理的現象,但這應該是中國的收藏市場尚不成熟的表現。我們要有自己的頭腦,要透過市場亂象看到其本質。 只有理性收藏,保持良好的收藏心態,收藏愛好纔會健康又穩步地進行。

這些年來我看過許多藏家的藏品,有不少非常成功而且上檔次的藏家, 他們佔了起步早的先機,確實“淘”到了許多好東西,撿了不少漏。但是,也有一些人買了許多所謂的“古物”,真正達到精品的則甚少,相當一部分是有毛病的古物垃圾。這些都不說,可悲的是還有人買了一屋子現代低劣的仿品,還不輕易讓別人看,自我感覺很好,特別自信!你要是懷疑其藏品的真僞還聽不進去,比較反感。加上我看到他們太投入了,藏品都成了他的精神寄託,也就不敢輕易道破他的美夢。只好含含糊糊地應付一下,不敢表明態度,有時只有相機委婉地勸諫幾句。從他們的介紹中可以知道,絕大多數都是喫了貪便宜,撿大漏心態的虧。怕失去買到精品的機會、與發財失之交臂,抱着撞大運的心態買東西,還有人一開始就追求大名譽品,珍稀品,買了幾套文物,古玩方面的圖錄、典籍,按圖索驥,對號入座。孰不知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此做幾乎與白癡無異!甚至有人買東西時認人,對於他相信的人就一般不怎麼細看。有的明白人因種種原因對別人的藏品,無論真僞好壞一概都連連道好,聽多了奉承的話更加飄飄然了!更加陶醉在井底之蛙的美夢中!

收藏無論出於何種目的,我認爲

第一:不要孤注一擲,抱期望過大,一般人只要能做到保值、增值就不錯了;不要奢求一夜暴富。

第二:收藏要從常見品開始,在收藏的初期階段,目標應該定位在尋找感覺、鍛鍊眼力、積累知識、厚積薄發。

第三:儘可能多結交一些有較高層次和人品的收藏朋友,多向他們虛心請教。買東西時不要理會各種出處來源的敘述或故事,不爲任何表面現象所動,什麼時候都要排除外因的干擾,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買自己搞不懂的東西,就是失去了撿漏的機會也沒有什麼好惋惜的,這是自己眼力和知識還不夠用的原因。同時,一般明顯低於市場價很多的要麼就是假的;要麼是做了手腳的(如後開工、改造拼接等);要麼來路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三思而行,切不可貪便宜吞下這帶勾的“魚餌”。一見有漏就失去了理智和冷靜,這樣往往就會喫“藥”“走眼”,就會遭受損失,到後來後悔莫及!這樣反倒搞得人很累,很糾結,也就失去了玩收藏可以怡情養性的意義了。鑑別古玩其實最重要的是要見得多,只有見得多才能識得廣,文物鑑賞是屬於標本學範疇的,實戰經驗顯得最爲重要,不但要將真品的各種特徵工藝熟記於心;還要把目前最新仿品的面目特徵也要清楚地掌握,並且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的人;只有經常在市場的風頭浪尖上闖的人;

只有將真品把玩出感情的人;纔是最具鑑定權威的人。辨識古玩是需要綜合多種門類知識和一定的實踐經驗纔行的事,不做一番認真的學習研究和對實物細心的推敲和揣摩是不行的,練就辨識古玩的火眼金睛和積累豐富的文博知識,是收藏成功與否的基本條件。

不管收藏也好、古玩經營也好,我認爲都是一個知識積累和自身修養提高的過程,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當心態修養到脫盡浮躁的狀態時,收藏也就到達我們所希望的學習,虛心,淡定的比較高的境界了,就會感到收藏玩得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同時,這一行業還是一個面臨挑戰,鬥智鬥勇的過程,當你走過一段路程後,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還特別地豐富, 我認爲人生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就是閱歷和體驗。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也是一種無形的財富,這一點在我看來並不亞於財富的積累,經過一段收藏的過程,無論收藏層次高與低,只要能夠在收藏上進得去,出得來,只要能達到不被收藏所累, 得到淡定,怡情就是最好的結果。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爲學習分享,不作商用,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