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姜大妈被诊断出肾衰竭,她十分不解:自己跟着糖友们学习了16年的降糖秘诀,为什么自己还是因为糖尿病出现肾衰竭?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姜大妈的日常,发现导致她因糖尿病出现肾衰竭的根源,就是因为“太爱学习”其他糖友的降糖秘诀!

确诊糖尿病之后,医生告诉姜大妈除了坚持科学用药之外,还要注意进行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等生活干预。一开始,姜大妈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发现降糖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就开始四处寻找糖友圈的降糖秘诀。

1、照搬别人的食谱

看到有糖友分享成功控糖的食谱,她也跟着学习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一顿饭一碗粗粮米饭,一个玉米面的画卷、一份小青菜豆腐、一小块水煮牛肉、一个鸡蛋,饭后半个苹果。

但是,坚持了16年的降糖食谱,为什么她的血糖还是没有控制好,引发了肾衰竭呢?

医生分析:完全照搬别人的食谱,是姜奶奶血糖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这份食谱看上去并没有错误,但是分享食谱的人体重140斤,每天要下地干农活,劳动消耗很大,而姜奶奶体重只有106斤,每天吃完饭就在小区溜达,劳动强度很小。也就是说,别人分享的食谱看上去热量并没有超标,但是对姜奶奶体重和劳动量来说,却是过剩的。

2、完全遵循他人的运动方案

后来,姜奶奶又看到别人降糖的运动秘诀,白天到公园打半个小时太极或者围着小区公园转圈,晚饭后练40min瑜伽或者下楼快走半小时,坚持每周至少5天。分享这个运动方案的人称:自己坚持了5年,血糖就被稳稳的控制住了。但是,姜奶奶却每况愈下。

医生分析:这个运动方案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姜奶奶退休前是单位的体育骨干,长跑、跳绳、乒乓球等多项比赛年年前三,也就是说姜奶奶的运动体能很好。而“运动秘诀”中的打太极、慢跑等运动方式的强度对她来说“小菜一碟”,根本达不到运动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治疗也要注意个体化!

1、饮食治疗中,热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不同、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不同,那么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每天所需的总热量=标准体重(kg)×每千克体重所需的热量,而标准体重=身高(cm)-105。具体热量的计算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专属食谱。

2、运动疗法,要结合患者的运动习惯、身体素质和血糖水平等综合制定

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首先,要医生来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在内的身体机能;其次,要保证血糖控制长期稳定达标才行,如果长期高血糖或者反复低血糖,是不适合进行运动的。

再有就是,要结合患者的运动习惯,考虑运动强度对患者来说是否能耐受、是否能到底体育锻炼的目的等,不可完全照搬他人的运动方案。

3、定期到医院复查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定期测量血糖,坚持每个一段时间到医院复查随访,进行肾功能、眼底功能等病变筛查,同时依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