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經歷傳奇的清朝皇后,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一般來說,皇帝、皇后、親王、大臣等人去世後都會授予諡號,以評定其一生功過。然而在清朝所有皇后中,卻有一人十分特殊,死後非但沒有得到諡號,就連葬禮也只是按照皇貴妃禮制進行,實在是可憐至極。

▲乾隆皇帝繼皇后劇照

▲康熙皇帝讀書像

比如開一代盛世的康熙皇帝,後世尊其爲“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其中“仁”字纔是真正的諡號。通常情況下,皇后諡號也一般會含有皇帝諡號,以示這位皇后是某位皇帝的妻子。按理來說,清高宗純皇帝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死後,也會得到與之相應的諡號,但由於某些原因,她並沒有得到諡號,後人只能稱其爲“純帝繼皇后”。乾隆皇帝的多情可謂家喻戶曉,那爲什麼與之相處數十年的皇后去世,他要特意下旨不加諡號、葬禮從簡?這其中又有什麼隱情呢?

▲寶親王弘曆及輝發那拉氏劇照

說起來,這一切其實都要怪輝發那拉氏本人。愛新覺羅·弘曆還只是寶親王時,輝發那拉氏經過選秀成爲其側福晉,夫妻倆很是恩愛。弘曆登基後,將其封爲嫺妃,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又晉封嫺貴妃。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髮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逝,她以皇貴妃之位暫領六宮統攝大權。輝發那拉氏的冊文中明確寫道:“皇貴妃攝行六宮事,二十七月後即正位中宮”,這無疑說明輝發那拉氏暫攝六宮事務的27個月後,也就是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輝發那拉氏正式被冊封爲大清皇后,從此入主坤寧宮。

▲乾隆皇帝南巡圖卷(局部)

在短短15年內,輝發那拉氏能夠從親王側福晉成爲一朝皇后,乾隆皇帝顯然對其充滿喜愛。然而誰也沒想到,輝發那拉氏會因爲一件事惹得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從此日益不滿。據史料記載,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在第四次南巡途中,安排福隆安將皇后祕密從水路送回京師。南巡結束後,乾隆帝直接收回了輝發那拉氏手中的四份冊寶,那時冊寶相當於後宮嬪妃的身份證明,而這四份冊寶包含了冊封輝發那拉氏爲皇后、皇貴妃、貴妃、妃的四次典禮所賞。如此一來,乾隆帝雖未直接頒佈廢后詔書,但輝發那拉氏已不廢而廢,皇后稱號形同虛設。

▲清朝冊封金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