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實習生 鄧豔飛

12月2日,大河報記者從濟源示範區生態環境局獲悉,元月份以來,該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環境案件10起,除1起行政拘留案件外,9起均爲刑事案件。截止11月份,公安機關已採取強制措施20人,執行逮捕6人,移送起訴18人。

▲濟源市大地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環評批覆以冶煉工業廢渣爲原料回收鐵粉。2019年黃河流域“清四亂”活動發現廠區東北側露天堆放含鎘危廢600餘噸,未採取“三防”措施,涉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

▲杜某等人在未經環評許可在邵原鎮七河村建成1條粗酚生產線,並將生產過程產生的7噸反應母液排放至廠西1座600m³的土坑內,涉嫌非法傾倒危險廢物。

▲於某等人未經環評許可擅自在大峪鎮明珠島建設小電鍍加工項目,生產廢水未經處理外排至加工點西土坑內,外排水總鋅濃度175mg/L,超標116倍,總鉻濃度10.5mg/L,超標9.5倍。涉嫌非法排放高濃度重金屬廢水。

▲李某等人未經環評許可擅自在大峪鎮三岔河村建設1條粗酚生產線,將生產過程產生的反應母液外排至加工點東側棄渣場,渣場滲濾液進入葦元溝河道,河道廢水揮發酚濃度233mg/L,超標465倍。涉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

▲吳某等人未經環評許可在大峪鎮草溝村李莊建設小電鍍加工項目,將生產廢水外排至加工點西北側,地面外排水總鋅濃度1830mg/L,超標1219倍,涉嫌非法非法排放高濃度重金屬廢水。

▲王某等人未經環評許可在思禮村澗北村建設小電鍍加工項目,將生產廢水外排至加工點西側渠內,渠內廢水積液總鋅濃度184mg/L,超標121.67倍,涉嫌非法排放高濃度重金屬廢水。

▲濟源市旺達新型建材廠未經環評許可在承留鎮北勳村西北擴(改)建頁岩燒結磚生產線項目,對現存隧道窯、烘乾窯改造,責令停止建設後,拒不停止建設。

▲劉某等人未經環評許可和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在玉泉街道西馬頭村南從事收集、貯存廢機油等經營活動,建設廢機油貯存罐4個、貯存廢機油桶146個,貯存廢機油總重量約70.95噸,其經營場所未採取“三防”措施,未批先建、非法收儲危險廢物。

▲張某等人在梨林鎮西湖村非法傾倒含鉻廢物,環保部門介入調查後,將含鉻廢物散入耕地作爲“肥料”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