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世界疫情形势来看,除了我国等极少数国家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国外疫情形势一直不见好转,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说明,冷链运输会加大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为了保证民众安全,我国海关开始对每一件进口冷链运输产品进行检验,如果有呈现阳性,都会一律打回。从保卫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角度出发,我国这一举动并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

而且问题的根源也不是我国,而是进口产品的原产国没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没想到,罪魁祸首居然还倒打一耙。11月17日,加拿大代表在WTO会议上恬不知耻地告起了状:加拿大认为我国在海关上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不符合WTO规则的贸易限制行为。所以希望WTO能够敦促我国停止相关行为,也就是对一系列冷链运输表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而对于这位代表的荒唐说法,居然有不少西方国家也纷纷应和了起来。它们给出的理由都有一个统一的地方,那就是根据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的传播与食物有关。

那么我国需要听取加拿大代表的“控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病毒传播虽然可能跟食物无关,但与运输方式绝对存在关系。大多数病毒都是喜冷怕热的,新冠也不例外,它们在几摄氏度或者零下环境中,基本都可以存活近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病毒附着在以冷链运输的食品上,会长期保持活力。而当这些食品解冻之后,人或物品就会直接接触到病毒,或者随着蒸发作用形成具备传染效果的气溶胶。

其次,冷链运输就是非常一个非常繁杂的庞大体系。即便往简单点来说,从出发点经由运输工具到目的地,再到最后投放于市场,就经过了三个过程。这中间涉及了不同的冷藏库、运输人员、运输工具,只要有一个环节的人或物沾有病毒,就会影响到冷藏食品,极大提升病毒传染的风险。所以说,我国的担忧和加大海关检测力度不无道理。但让人左右为难的一点是,我国海鲜、肉制品的消耗量巨大,目前想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不太现实,所以是必须继续从海外进口的。

而国外的疫情形势又比较严峻,进口越多风险越大。这样一来,又回到了当初的问题。所以我国还是只能从自身做好,不能寄希望于国外。不论是食物还是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如果是一些疫情风险极高的地区,可以暂停进口。不过不管国家如何把关,我们这些普通民众也要警惕会出现漏网之毒。所以至少在近两年里,要着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尽量别吃生的食品,尤其是生鱼片这种,今年的几个案例就是出在三文鱼身上。

所以海产和肉类都吃煮熟的好。只要操作规范,食品在经历一个热加工之后,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那些只能生吃的食品,比如水果,那就要在吃之前洗干净。另外,还需要告诉家里主管厨房的人,一定要准备两套餐具,其中一套专门用来烹饪有一定风险的食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相信我国只要从部门到民众都继续保持对病毒的重视,疫情就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任其国外疫情肆虐,风景这边独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