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是楊賜之子,由於出身累世公卿之門,楊彪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很早的時候楊彪就被舉爲孝廉,熹平年間,楊彪被任命爲議郎。議郎東漢的官制之中,並不是很高的職務。但是,議郎卻可以參與到很多朝廷重大事務的決策之中。而且,楊彪由於他深厚的學養,還被派去和馬日磾、蔡邕、盧植等著名學者一起去續修《東觀漢記》。

在黨錮事件之後,囂張的宦官勢力就達到了頂峯,東漢的政治也黑暗到了極點。這些宦官在皇帝的縱容之下爲非作歹,無惡不作。但是,楊彪對這些宦官並不買賬。這當然一方面是因爲,楊彪出身名門,楊氏家族門生故吏遍天下,宦官們不敢輕易對楊彪不利。另一方面也是楊彪秉承了正直的家風,敢於同黑惡勢力做鬥爭。後來,楊彪發現了宦官頭子王甫派人勒索地方政府好幾千萬贓款的證據,楊彪立即將這些證據交給了司隸校尉陽球,陽球果斷地將王甫等人下獄直接處死。沉重地打擊了宦官勢力的囂張氣焰。

之後楊彪又被任命爲五官中郎將、潁川太守、南陽太守、長樂少府、太僕、衛尉等高官。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楊彪的父親楊賜去世後,楊彪繼承了父親臨晉侯的爵位。當時,黃巾軍雖然被鎮壓下去,表面上看大漢朝彷彿是度過了一場危機。但實際上,各種矛盾還在不斷積聚,東漢政府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中。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後,各種矛盾迅速爆發。先是在洛陽城中,宦官勢力和外戚勢力進行了最後的火併,這兩股邪惡勢力最終同歸於盡。但是,朝廷很快就落入到軍閥董卓的控制之中。董卓控制朝廷之後,爲了裝點門面,任命楊彪出來擔任司空,不久後改任爲司徒。董卓在洛陽的種種倒行逆施,引起了人們的不滿,關東諸侯結成了討董聯盟,兵鋒直指洛陽。爲了躲避鋒芒,董卓決定遷都長安,楊彪和太尉黃婉極力阻攔,結果董卓大怒,他們也被免職。這個時候的董卓,也不願意太多樹敵,又給了楊彪一個光祿勳的職務,強迫他一同前往關中。董卓從洛陽離開之前,對洛陽城進行了空前的破壞,方圓兩百里之內變成了無人區。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殺,但是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卻很快就奪取了長安城。這些匪兵比董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公元192年9月,楊彪被任命爲司空,公元194年楊彪被任命爲太尉,錄尚書事,負責朝廷的日常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楊彪也就是勉強維持局面而已。到了公元195年,李傕郭汜二人發生了矛盾,他們在長安城中打了個天昏地暗。他們一個劫持了皇帝,一個劫持了百官。楊彪當面質問郭汜,你們兩個相鬥,一個劫持天子,一個劫持公卿,成何體統?郭汜大怒,甚至想親手殺了楊彪。楊彪說,國家到了這個地步,我還在乎生死嗎?在中郎將楊密等人的勸解下,郭汜在暫且息怒。後來,在各方面的勸解下,他們釋放了皇帝和百官。當時的關中已經到了人相食的程度,不得已,李傕郭汜允許皇帝和百官離開關中。沿途中兇險不斷,楊彪盡節護主,回到洛陽後,楊彪被任命爲尚書令繼續主持朝廷日常工作。

這個時候的漢家朝廷,其實就是空守着洛陽一座孤城,甚至官員都有餓死的。不久後,軍閥曹操看到漢獻帝奇貨可居,就把漢獻帝接到了許昌,楊彪也隨着漢獻帝一起到了許昌。曹操的真實想法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此楊彪當然是非常清楚的,曹操也清楚地知道楊彪不肯配合,曹操不僅將楊彪下獄,誣陷他勾結淮南袁術圖謀不軌,而且還想置楊彪於死地。孔融立即找到曹操,對曹操說:“如今你濫殺無辜,有沒有考慮過海內人心?別人不說,你今天殺楊彪,我孔融明天就走人,絕對不會再留戀半天。”而且負責審案子的人,也沒有發現任何實際的證據,曹操不得已釋放了楊彪。後來,楊彪做了幾年掛名的太常之後,乾脆以腿腳不便爲由閉門不出。此後的楊彪再也沒有出仕,到了曹丕代漢稱帝之後,曹丕也想到讓楊彪出來裝點門面。楊彪說,我作爲漢朝的三公,怎麼能夠再來新朝任職呢?曹丕對楊彪還是非常禮敬,給了他光祿大夫的官銜,還賞賜了許多禮物,但楊彪每次朝見曹丕都是布衣相見。又過了幾年,楊彪病死在洛陽的家中,終年八十四歲。

楊彪對漢朝算是做到了忠心耿耿,但是歷史的演進並不是楊彪個人所能左右的。因而,楊彪對於自己的後人出仕新朝並不阻攔。所以,整個魏晉時期,這個傳奇家族的榮耀還在繼續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