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面子”,加快推進交通路網建設是緩解通行壓力,提高市民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備受市民關注的靚城喜訊佳音頻傳!小編打探到了最新消息,經過朝乾夕惕、爭分奪秒的緊張施工,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工程已經基本施工完畢。近日,已全面開通!

隨着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工程道路全面開通,該路段由內而外呈現出了煥然一新的面貌。不僅道路變得拓達寬敞、乾淨整潔,沿線交通秩序也維護得井然有序。爲通行車輛和行人提供了更加便利、安全的出行環境,同時大大緩解了餘杭東部片區的交通壓力。

一條東西向的滬昆鐵路將臨平城區一分爲二,南大街便是使臨平老城區南北向交通“無縫對接”的主要通道,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工程成爲了有效連接城市南北的“紐帶”,在城市交通中承載着攸關至要的作用。

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工程南起東海花園,北至上塘河,未改造前雙向兩車道整體路寬只有16.4米(含側牆),通行空間非常侷促,上下班高峯南大街鐵路箱涵段堵車成爲了常態。再加上箱涵高度只有2.8米,除了小型汽車、小型巴士可以通行外,一般的公交車受限於高度,都無法通行,只有通過繞道才能前往北大街,這給市民公交出行帶來了“梗阻”。

車輛愈來愈多,道路壓力劇增,往日“寬闊”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狹窄”,南大街“擁堵劇場”每天都在重複上演,成爲了市民心中的“詬病”。

2019年9月,餘杭區應時啓動了“靚城行動(東部崛起)”建設,針對老城區南北通行壓力問題,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工程被列入“靚城行動”重點項目之一,於2019年10月正式進場施工。

今年夏天,臨平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工程機動車道已順利通車,至此,南大街和北大街被“阻斷”近十個月後,再次恢復通行。自主幹道路開通以來,南大街下穿鐵路建設單位本着“安全第一”、“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精神致力於加快項目的整體進度,在兼顧泵房施工的同時,着重在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的施工上加大人員投入爭取道路建成開放。

11月30日起,南大街下穿鐵路箱涵改擴建項目全面開通啦!雙向四車道的寬度現已由16.4米拓寬爲28.2米(含側牆),箱涵高度也從2.8米增高至4.5米,如此一來,普通公交車南北向通行就能真正實現暢行無阻了,餘杭東部的百姓出行將“全面提速”。

施工建設過程中,日夜鏖戰的參建人員通過優化施工組織,搶抓工程進度,紮實有序推進項目建設,終於於11月底將“道路全線開通的任務目標”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接下來,參建人員將會繼續堅持不懈地貫徹”早日完工”的理念,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泵房的施工中去,向百姓居民交出一份量質並舉“雙管齊下”的靚城建設滿意答卷。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環境好多啦!感覺品質和功能更有檔次啦”附近的商家和居民紛紛爲這項精品工程打call。整治提升後的南大街重新煥發活力魅力,“裏子”和“面子”實現了雙提升。

來源:餘杭住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