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宝出生就会“走路”?新生儿六种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几个

与长大后的孩子相比,小婴儿确实没有太多能力,但是在长久的进化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多种与生俱来的反射来保护自己。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许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形象。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宝宝天生具有多种反射能力。

这些反射能力有的关乎哺乳,有的关乎自保,萌萌的身体在面对“触发条件”时,会自动显露这些“天赋”,看起来十分有趣。

宝宝出生后很脆弱,反射能力协助健康成长

小楠从产房出来后,顾不得身上的痛楚就让家人把小宝宝抱到她身边,听人说最好在分娩后尽快给孩子喂奶,小楠赶紧让老公去打盆清水清洁身体,自己守着小宝宝。

看到宝宝的嘴唇上起了干皮,小楠下意识地用手指碰了碰,没想到宝宝像条小鱼一样,一口就衔住了指头。小楠把手抽出来,宝宝还在那意犹未尽地回味,她以为是宝宝太饿了,连忙问护士要不要先喂点奶粉。

护士安慰她,这是宝宝生来就有的反射中的一种,名字就叫吮吸反射不是因为饿而是本能反应,小楠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为新生儿强大的生命力而感慨不已。

宝宝出生就会“走路”?生来就有六种反射行为

新生儿具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这些反射活动通常都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对适应外界刺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新闻中那些有趣的报道,比如宝宝一出生就会“蹬腿走路”、抓紧大夫衣领等让人啼笑皆非,其实都是触发了宝宝的某种反射,宝宝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出了相应动作。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原始反射会在宝宝逐渐拥有了能自主控制身体,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后自动消失,有些时候一些特定的原始反射还会被医生作为判断宝宝阿发育水平的检测项目。

两种有关哺乳的原始反射,宝宝天生是“小吃货”

★ 吮吸反射

吮吸反射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通常在出生4个月左右消失,一旦新生婴儿无法依靠吮吸反射进食,需检查是否是神经发育出现问题。

当妈妈把手指或其他与乳头相似的东西放在宝宝唇上时,宝宝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吮吸,宝宝的吮吸功能越强大,出生后吃母乳时越顺利。

★ 觅食反射

与吮吸反射类似,觅食反射也是新生婴儿为了满足摄入营养需求而保留的原始反射,通常在3~4个月时消失。

当外物触碰宝宝脸颊或嘴唇时,宝宝会自动将头转到同一方向,方便宝宝获得母乳。

新生儿四种应对危险的反射能力,妈妈能叫出几个?

▲ 抓握反射

新生儿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手部尚不能做出精细动作,呈现自然握拳姿势。但是一旦触碰宝宝的小手,他会紧紧抓住触碰的东西。

有专家认为这项反射能力的作用是防止婴儿从高处摔落,当宝宝可以控制手部动作后,抓握反射会慢慢消失。

▲ 惊跳反射

惊跳反射又叫莫罗反射,拥抱反射,是婴儿受到惊吓是最常做出的应对危险的防御性动作。

当宝宝被声响等外界刺激吓到,会不由自主地双臂向前伸抱,五指张开,身体挺直,形似向前拥抱,但其实这是宝宝受到惊吓的表现。此时只要妈妈轻声安慰,给予拥抱,宝宝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 击剑反射

击剑反射不常出现,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如果身体转向一侧,同侧的胳膊会平举,另一侧胳膊会向上举,因为形似击剑动作,由此得名“击剑反射”。

击剑反射主要是为应对婴儿侧翻,防止出现掩住口鼻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在宝宝掌握翻身动作后就不必再有这个担忧。

▲ 踏步反射

宝宝在刚出生时,如果对宝宝进行扶走,当一只脚触及地面后,另一只脚会不由自主地向前交替踏步,形似“走路”。但这种反射不常出现,对新生儿最好也不要过早扶走,以免伤害下肢骨骼。

糖果妈妈叮嘱:宝宝为了争取生存的机会,已经如此努力,作为父母理应给予孩子精心的照料,呵护其健康成长。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