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複雜的方塊字組成的詩歌背後,藏着的是一筆又一筆濃重的情感,藏着很多人無法瞭解到的悲傷、憤懣、寂寥、曠達等無以言表卻又表達得恰到好處的東西。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詩歌的魅力在於何處,還只有三四歲的小孩智慧咿咿呀呀地張着嘴搖頭晃腦地記住這些文字,等到長大後,他們才能回味過來,也許是在某天夜晚月色溶溶、也許是在某天清晨白霧繞柳,他們才知道詩歌的國度竟然是那般色彩紛呈。

而這時的他們可能才知道李白爲何受人推崇,知曉這顆璀璨的明星筆下醞釀着怎樣的感情。他的《長幹行》很多人都未曾學過,但是誰都能張口說出裏面的故事,因爲它已經演化成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美國的一位詩人埃茲拉·龐德某天也看到了這篇作品,他如獲至寶般將它翻譯成外文,而後美國人將它放到了教材之中,而留學生比較了原作與翻譯之作沉默了。

龐德是意象派的代表作家,他出生於1885年,在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小鎮上,原本在美國讀書,後來又去到了歐洲。1909年開始,英美詩人發起了意象派的文學運動,這本來是屬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概念,但是這羣詩人在中國詩歌和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下,開創了這一運動,1912年,龐德首次使用了意象派的名字。在這羣詩人眼裏,中國式的詩歌短小精悍、意象鮮明,龐德更是對中國的詩歌愛得深沉。

他在長詩《詩章》中闡述了孔子的學說,又在1915年出版了並翻譯了十幾首中國古詩,其中就有《長幹行》,由於對中文並不瞭解,他的很多翻譯都是在日本翻譯本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也導致了他所翻譯的作品出現了失誤。當然,龐德通過與一些專家的學習,還翻譯了中國的《大學》《中庸》《論語》等著作。就中國人而言,閱讀這幾本書都有難度,龐德能對它進行翻譯也是勇氣可嘉。

李白寫的這首愛情敘事詩,是以商人直白爲手法,反映了商人對愛情的追求,展現了她與丈夫相識相戀的過程,也傾吐出了她對丈夫的濃濃思念,塑造了一個具有真摯情感的少婦形象。

不過龐德翻譯的作品褒貶參半,既表現了對思婦的讚揚,又表現了對她的批判,很多人認爲這是他的創新之處。除此之外,龐德使用的英文具有語病,念不通順,不過他也許是用了陌生化效果,主要是爲了加強閱讀時的美感。畢竟中國的古詩和現如今中國人的日常語言也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人們閱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沉浸於它的韻味之中。

只不過,相比於英文版的文字,中國留學生認爲中文版的詩歌要更加美一點,畢竟在外國,他們既沒有文化沉澱,組詞與語言又有點單調,但是中國的詩詞不僅講求押韻、平仄,更講究意境、韻味等等。其實翻譯的難度也是爲何中國的經典作品很難暢銷與國外的原因之一,因而最好還是由中國人自己翻譯到國外去,不然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其中的深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