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女扮男裝”的女英雄。她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歷史上對其姓氏、籍貫並沒有具體記載,我們在不少地方誌都能看到花木蘭生平事蹟的記載,但對於花木蘭這個人物的準確姓氏和籍貫至今沒有定論。花木蘭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裏面,相信很多讀者都學過這首敘事體的詩歌,最開頭那幾句想必大家都應該還記得: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迪士尼花木蘭動畫片劇照

我們知道花木蘭是替父從軍才女扮男裝的,因爲當時她的父親年歲已高而且體弱多病,所以爲了照顧父親花木蘭毅然替父從軍,征戰沙場十二年並屢立戰功,她的孝心和愛國情懷流傳至今。後來花木蘭被美國迪士尼公司拍成了動畫片,讓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的孩子們對花木蘭這個替父從軍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

真人版花木蘭和動畫版花木蘭對比

迪士尼公司很聰明,它豐富了花木蘭的從軍經歷,我們從木蘭辭那首樂府詩發現花木蘭事蹟裏缺乏過程的描寫,所以在這裏迪士尼做了很多創意點,比如增加了守護神木須和木蘭的男友李翔這兩個經典動畫角色,讓這部動畫電影有了幽默的屬性和看點。當然花木蘭男扮女裝也成爲了人們難以忘懷的經典動畫形象。同時這部經典動畫也風靡全世界,票房更是高達兩千多萬美元,是迪士尼公司以往5年所製作的電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

守護神木須動畫形象

迪士尼花木蘭動畫片劇照

回到正題,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女扮男裝的人呢?其實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女扮男裝的人物並不少。時間最早的女扮男裝的人物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夏朝。夏朝的最後一代君主夏桀的妃子妹喜就是女扮男裝的經典例子。妹喜當時受到夏王寵幸,而且顏值很高,有詩云: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綵衣,婀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妹喜有三個很奇怪的愛好,第一個愛好是喜歡看一羣人在酒池子裏喝酒,第二個愛好是喜歡聽撕裂絹帛的聲音,第三個愛好就是喜歡戴男人的官帽子。其實妹喜的第三個愛好,喜歡戴男人的官帽子,就是女扮男裝。我們用史料的原話說就是:“妹喜冠男子之冠。”這是最早的女扮男裝的案例。妹喜後來的結局是和夏桀一同覆滅,她算是夏朝滅亡的一個關鍵原因。

妹喜歷史資料圖

女扮男裝不光在夏朝,在歷史上很多時期都有關於女扮男裝的記載。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曾有過女扮男裝的潮流,因爲當時的齊國君主齊景公很喜歡看女子穿上男人的衣服,本來這只是宮裏的潮流,無意間傳到民間而迅速流行起來,不過這種風潮很快就結束了,因爲當時齊景公認爲這是自己的個人愛好,如果全國都這樣,實在不妥。

在唐代前期也興起過這麼一段女扮男裝的風潮。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玄宗時期宮中女子,“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太平公主就是女扮男裝的代表,她喜歡身穿男裝,並佩戴武官的一些飾物。

唐代還有個女扮男裝復仇記的故事也很有名。這個故事來源於《新唐書.列女傳》,說在唐代有一個名叫謝小娥的女子,她的丈夫和父親都被申蘭和申春兄弟殺害,謝小娥爲了復仇就女扮男裝潛入到了這對兄弟家裏,找準機會將這兩兄弟殺了,替丈夫和父親報了仇。

其實在歷史上關於女扮男裝的歷史故事和史料記載是非常多的,筆者認爲我們在關注電影的同時可以多留意電影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歷史背景,這樣我們在吐槽或者點評電影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歷史知識,豈不是更好?迪士尼動畫電影很好看,但是不應過度重視“東方文化式細節”,更應該多關注中國故事的文化和歷史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中國的觀衆接受,電影故事也會更完整和流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