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秋冬时节最不能错过的小果,那必须是板栗,也即栗子。

它不仅香甜美味,还富含淀粉、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物质,素来有“千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还被称作“人参果”,常吃对健康好处颇多。

那么,小小的板栗,到底有哪些大大的营养功效?

每天几颗板栗,收获4个好处

1、强筋壮骨

板栗中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胶原合成,维持牙齿、骨骼和血管肌肉的健康,还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2、增强免疫力

板栗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成分,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常食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此外,板栗含维生素B1、B2,可用于治疗因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腔溃疡、小儿生疮、皮肤粗糙等问题。

3、保护血管

每天吃几颗板栗,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因为板栗包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钾元素,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保护血管。

4、养胃通便

中医认为,板栗色黄,可入胃经,具有补养脾胃的效果,可改善腹泻、反胃等不适症状,适宜脾胃虚弱者食用。

同时,板栗中膳食纤维含量高,能够加快肠胃蠕动,强化肠道功能。

5、补肾益气

秋冬养生,补肾是重头戏。而板栗又有“肾之果”之称,能够固肾壮腰,缓解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痛、无力等症。

板栗生吃补肾,熟吃健脾

板栗既能生吃,也可熟吃。生吃熟吃,功效有所差别。

其中,生吃板栗,补肾作用更佳;而熟吃板栗,则更有助于健脾和胃。在这里,悟太医给大家推荐几款养生食疗方。

【栗子粥】

原料:鲜板栗200克,粳米100克,桂圆15克,大枣10颗。

做法:板栗剥壳取仁,冷水浸泡3小时,粳米洗净,和板栗一起放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45分钟,加入桂圆、大枣和白糖,熬至粥稠即可。

功效:补脾胃、养五脏、壮力气。

【栗子排骨汤】

原料:鲜板栗250克,排骨500克,胡萝卜1根,盐适量。

做法:板栗去壳取仁,胡萝卜切块,排骨入沸水氽烫捞出,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砂锅中,加水盖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排骨滋阴壮阳、补血养血,与板栗一起煮,更能滋阴补肾、延年益寿。

【红枣蒸板栗】

原料:鲜板栗350克,干红枣70克,冰糖适量。

做法:红枣用热水泡透,板栗去壳、煮透后剥掉表皮,两者混合均匀,加入冰糖,蒸至软烂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补气养血。

板栗虽好,2点要注意

1、控制食用量

板栗较难消化,每天吃5~10颗就够了,不宜食用过多。吃时要注意细细嚼碎,待无渣了再咽下去。

2、这类人慎吃

板栗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食用,以免导致血糖失控。另外,消化不良的人、产妇、小儿及老人也不宜多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