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次突發事件在北約內部引起軒然大波,當年的2月21日,法國總統戴高樂在記者招待會上向全世界宣佈,法國決定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這堪稱歷史性的一幕。

其實法國與北約解綁早有端倪。1959年,上臺伊始的戴高樂就將地中海艦隊撤出北約,並嚴禁美國核武器和轟炸機駐留法國,1963年6月,又從北約撤出了法國大西洋艦隊,1965年5月則拒絕參加北約聯合軍事演習……。而向全世界宣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以後,戴高樂更是展現了近乎絕情的態度,其在1966年3月10和3月29日,分別向北約的14個成員國遞交備忘錄,要求北約指揮機構、軍事人員和軍事設施撤出法國,其中歐洲司令部、中歐司令部、美軍駐歐參謀部和美國陸軍空軍必須在1967年4月1日以前撤離法國本土。

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趕走美軍乃是二戰後法國和美國之間最尖銳的一次矛盾和分歧。那麼法國爲何不再屈從於美國了,法國此舉又是基於何種考慮呢?

1北約權力分配問題

冷戰爆發以後,美國通過北約將西歐防務納入到自身軌道,將自身的軍事戰略設定爲了北約成員國進行軍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所以北約軍事同盟體現的不是聯盟內部的平等合作關係,而是西歐各國在軍事上對美國的從屬關係。美國在北約權力結構中居於絕對的領導地位,掌握着重大問題決策權和北約軍隊的部署、調動和使用權。

所以爲了維護法國大國地位,爲了在國際事務中保持獨立的發言權,戴高樂希望掌控自己的命運,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但這一願望和法國無法參與北約決策的現實是不相容的,所以當調整北約內部結構的建議被拒絕後,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擺脫美國控制就成了法國不可避免的選擇。正如戴高樂所言:軍隊的有效性在於使軍人相信他們正在捍衛自己的領土,但是當軍隊處在外國將軍的統一指揮之下,就很難發揮出這種有效性了。

2北約職權範圍擴大問題

最初,北約的職權範圍主要在歐洲,爲的是在歐洲組成一道遏制蘇聯和東歐的弧形陣地。戴高樂認爲這個範圍應該擴大,即應將法國海外殖民地都納入到北約防區之內,但是美國對此持否定態度。而當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爆發後,法美之間的分歧和矛盾變得更加明顯。

法國堅持認爲阿爾及利亞是法國一部分,北約有義務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但是美國卻完全不理會法國訴求,其一方面斥責法國抽調北約內部軍事力量前往阿爾及利亞戰場會削弱對蘇防禦力量,另一方面則在聯合國大會上使絆子。1958年12月13日,聯合國大會對督促法國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舉行談判、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美國出人意料地投了贊成票。雖然此提案僅以一票之差而未能達到2/3多數票的通過標準,但法國對美國此舉卻耿耿於懷,也對美國標榜的軍事一體化下的共同安全充滿懷疑。

但是擺脫美國控制並不意味與美國決裂,因爲法國將繼續留在北大西洋聯盟內,將繼續依賴美國提供的軍事保護傘,而且在事關東西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仍與美國保持高度一致。法國最希望的是在美蘇兩極對立的格局下,成爲超然於兩大軍事集團之外的一隻獨立的政治力量,而這可以使法國成爲關鍵時刻的關鍵角色,並有效強化法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力量。

其實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正是戴高樂主義的體現。戴高樂主義的實質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在戰後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維護法國大國地位,並以歐洲聯合爲基礎抗衡美國控制。戴高樂主義是法蘭西民族意欲擺脫二戰恥辱的強勁呼聲,所以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趕走美軍體現的是法美戰略目標的差異,即美利堅“世界藍圖”和法蘭西“大國理想”之間的衝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