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最爲特別的一部。

主角韋小寶相貌平平,出身平平,武功平平,胸無大志,更無博愛之心。他貪財、好色、喜歡耍詭計。坑蒙拐騙,喫喝嫖賭樣樣佔全。這樣的主角在金庸先生的作品是不曾出現的,甚至於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樣一個角色都是極其非主流的存在。

可偏偏是這種市井小人物的形象,更容易圍大衆所接受,人們羨慕嫉妒他的官運亨通,財富逼人,美女簇擁等各種開掛人生的同時,也看到了他的義字當頭,他的爲民大愛,他的真心真情。

怎麼說呢,韋小寶這個人,雖然各種缺點一大堆,但你就是無法討厭他,他反倒是用他的真實,將那些虛僞的浩然正氣,博愛天下諷刺得無地自容。

當然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羨慕的還是韋小寶的無敵的運氣。

先看看他的發跡歷程吧,他是個單親家庭,身世不咋地,從小在青樓里長大,可以說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物,沒多少看得起他。如果沒有海大富的突然闖入,他應該會和雙兒過着最爲平凡的生活。

可是因爲雙兒出事,他陰差陽錯來到了京城,又陰差陽錯的冒充了一個太監進了宮,遇上了康熙,此後他的人生便開了掛,一路飆升,擒鰲拜,滅吳三桂,徵羅剎,平臺灣,一路坐上鹿鼎公的位置。

人人都羨慕小寶有七個老婆,享盡齊人之福。事實上,韋小寶乃是愛情事業雙豐收,他在事業上,更是做到了爲臣者之巔峯位極人臣。

縱觀韋小寶的官路歷程,他擔任過的官職大大小小十幾個。

第一個是尚膳監六品首領太監,這是因爲擒鰲拜有功皇太后給封的。

第二個是尚膳司副總管太監,五品官兒,這是海大富死後他頂上去的。這個官兒可不小了,清代內宮太監最大的官總管太監不過四品。直到清末李蓮英才因慈禧寵愛,破格提升到正二品。

第三個是御前侍衛副總管了,太監畢竟是內務官兒,屬於家臣,算不得朝廷正常的文物官編制。這御前侍衛副總管可就不一樣了,那是正經的武官,而且地位還不低,乃是從二品,因爲一等侍衛就是正三品官了。清朝的巡撫也就二品官。而且御前侍衛是皇帝親衛,一般是八旗中的上三旗子弟擔任,地位崇高啊!這也是爲何後來康熙要給韋小寶抬旗的緣故,所謂“抬旗”差不多就是由漢人變成滿人,或者說從普通百姓變成“旗人”。

第四個是驍騎營正黃旗副都統,這又是什麼官呢?驍騎營是清朝京衛編制,屬於八旗精銳,滿編近三萬人,品級上也差不多是從二品或者正二品,但權力可比侍衛總管大多了。

從地位上來講,此時的韋小寶已經是個大官了,能與各部侍郎相當。

第五個是驍騎營正黃旗都統,這個就無需多說了,轉正了嘛,官升一級。當然,在康熙年間,八旗的實力還比較強,正黃旗又是皇帝的直屬旗,正黃旗都統可以說是韋小寶的稱號中最具有實權的位子了。

御前侍衛副總管和巴圖魯號雖然不算很高,但是絕對是皇帝的心腹才能混到的。

第六個是太子太傅,這個官職在清朝中體制中,屬於從一品官職,雖沒有多大實權,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可是儲君的老師,將來可是帝師啊。這對將來在朝廷上混可以非常大的幫助,俗話說,天下讀書人只要成爲殿試被錄取的進士,就是天子門生,而你是天子老師,將來進士做官,你的資源得有多廣闊。這是極大的榮耀啊。

第七個是一等子爵。這個是爵位,因爲韋小寶已經算是位極人臣了,在往上沒太大空間了,除非是尚書加大學士,顯然韋小寶沒這實力。

於是就只能在爵位上下功夫了。

清朝的爵位分爲五種,從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別看這子爵之拍第四,那也是極高的榮譽了,待遇相當於正一品。

第八個是一等忠勇伯,這麼說吧,這個已經是超品了,即使官再大,位極人臣,也比不上這個爵位。在通喫島又有二等通喫伯、二等通喫侯,這個爵位是很高,但是不靠譜,這時候的韋小寶正落難呢,就不多講了。

咱們重點說說他從通喫島回來之後,出征羅剎國康熙封他爲三等鹿鼎公,撫遠大將軍。首先這個公爵可不得了,已經算是到頂了,只有等級差距而已。

一等公爵在當時已經是頂天的爵位了,有清一代,生前封王的將領除了張勳以外都是都是當年降將而且在入關時發揮作用的。說白了,人家是當時自己就有兵的。後來就是李鴻章不也纔是一等肅毅伯嗎

鹿鼎記開篇就講過,鹿、鼎都象徵着天下,鹿鼎山更是滿清龍脈所在,鹿鼎公可以說是滿清爵位的極品了。

此外這個撫遠大將軍更不得了,知道年羹堯吧?他就是西北撫遠大將軍,超級封疆大吏,總管西北五省軍政大權。

再往後就是二等鹿鼎公以及最高的一等鹿鼎公,到這裏他就已經做到頭了,再也升不上去了,因爲他不是皇室成員,封王基本不可能。和珅最終也不過是這個爵位(一等忠襄公)

當然除了這些,韋小寶還有其他的官兒,比如去雲南的賜婚使,去五臺山的替身僧,勇士標配巴圖魯,以及準三公的太子少保,簡直無敵了。

這樣的人物,估計也只有小說裏纔有了,因爲在真實歷史中,類似同樣是小人物開掛的,也就李衛。但和他比起來就差太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