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主演的电视剧《鹿鼎记》自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这部豆瓣2.5分开播的电视剧,自上线伊始就受到了观众们的争议。如今上线至今16天的电视剧《鹿鼎记》更新完毕,其豆瓣评分也从2.5升到了2.9分,8万条豆瓣评分下的这部剧不仅在口碑上没能完成“逆袭”,甚至连带主演的演技也遭到质疑。在2倍速看完整部剧之后我们再来讨论,究竟是什么让电视剧《鹿鼎记》差评如此之多?

1、未播先火的高期待带来了观剧失望

张一山版本的《鹿鼎记》开局便收获低分,其实跟观众们的高期待值有很大关系。作为以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成名的童星,张一山身上一直都有着很强的个人喜剧属性,这也是他这一版本《鹿鼎记》未播出时就备受期待的重要原因。或许是因为近来的经典古装大都反响平平,新《鹿鼎记》的热度堪称空前,首播当天CSM全国收视率实时第一,爱奇艺站内热度破7000,优酷热度破9200,而且一举登上9个微博热搜高位,足见这部剧的观众期望之高。

但过高的观剧期待之下,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失望感。电视剧播出之后,从造型到演技再到叙事风格上,都与多数观众们的预想大相径庭,引发了口碑的集中“崩塌”。张一山本人虽是童星,在近来的电视剧中演技都有些”用力过度”,自其电视剧《余罪》播出时就出现端倪。这部剧更是被观众们戏称“自带猴感”,演技的不自然让观众们对固有的“韦小宝”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感,随之带来的则是更大的观剧失望,这是《鹿鼎记》开播便遭吐槽的重要原因。

2、“魔性化”喜剧风格弱化了武侠内涵

新《鹿鼎记》在叙事风格上,与以往的版本有着很明显的区别。这部剧的“喜剧元素”更多的是借由一些“老梗”和桥段来实现的。从过于夸张的人物动作和过于前卫的台词剧情都能看出剧方在尽力营造喜剧氛围,但“魔性话”的喜剧表现手法却带给了不同观众不同的观感。年轻化的观众群体会对这种笑点容易介绍,但在熟悉前作的老观众面前,则会有些“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尬演嫌疑。

纵观之前版本的《鹿鼎记》,其实更多的喜剧张力都是从主演身上散发出来的。无论是周星驰还是陈小春等人,都是通过完善人物的“痞性”来进一步塑造韦小宝这一主要人物,进而实现对喜剧氛围的渲染。而新版《鹿鼎记》则反其道行之,使用“憨傻”的配角表现来完成对主角的衬托,以达到带来“笑果”的目的。这种“扮傻式”手法固然能够为全剧带来笑点,但配角形象崩塌使得剧集略显儿戏化,弱化了全剧的武侠基因与内涵,从而进一步引发口碑失衡。

3、“强行剪辑”打乱了完整的故事脉络

除了以上提到的“未播先火”和表现手法对这部剧口碑的影响之外,这部剧存在一个极为明显的硬伤就是“强行剪辑”。广电总局备案信息中显示,今年5月份新《鹿鼎记》曾完成过一次剧集数变更,剧集由原来的60集更改为49集,这也意味着制作完毕的这部剧需要再次剪辑删去11集的内容,剧集长度也由此被压缩了1/6。

剧情大幅删减带来的后续问题便是剧情连贯性被破坏,这部剧的剧情有多处都出现了明显的衔接不当之处。韦小宝第一次见庄家三少奶奶便能直接叫出其名字、与先帝在清凉寺先长谈后进门、将丽春院的情节直接砍掉却不交代妻子们怀孕的时间等等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很多剧情都靠着观众对这部剧的原始情节的熟悉而自动联想,大大影响了观剧体验,也让这部剧的口碑大打折扣。

总体而言,新《鹿鼎记》作为武侠系列的新尝试,在喜剧效果的安排上显得过于刻意,加上观众的内心观剧落差和本身的剪辑混乱,让这部剧在“低开”之后未能完成“高走”,也说明了观众们心中对武侠剧还是有着一定的期望在的。之所以引发主演“演技不好”的吐槽,也未尝不是为了迎合整部剧的风格所致,毕竟这部剧的“非搞笑”角色(如小皇帝)的演技,依旧能让人看出科班出身的演技功底。剧情播放至后期依旧还是有不少观众表达的对这部剧的喜爱,这也是这部剧评分回升的原因之一。但受限于剪辑的逻辑混乱等硬伤存在,这一小部分好评实在难以给这部剧的整体评价带来大的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