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提到書記員,就想到卷帙浩繁的筆錄。如今在科技法庭,語音識別可以解放他們的雙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多元智能化訴訟服務及審判執行關鍵技術研究”,開展了面向司法場景的語音識別技術及應用系統研究,建設起人民法院智能語音雲平臺

隨着語音技術的應用及核心效果的提升,書記員的筆錄製作壓力大幅降低,庭審效率提升20%至30%,庭審記錄完整性接近100%,在裁判文書撰寫效能最高提升可達50%

視覺中國供圖

另外,通過提供訴訟服務網上辦理,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浙江移動微法院訪問量已超過2855萬人次。科技創新和智慧司法的融合效果顯著。

12月2日,公共安全專項智慧司法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暨學術論壇上,一批類似的“十三五”期間司法科技創新成果集中亮相。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正在“跨界”支持司法工作,被廣泛應用於司法領域工作實踐,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價值。

據科技部21世紀中心介紹,公共安全專項司法專題研究成果在全國各地開展應用示範100餘項,有力支撐了司法機關業務工作,形成了邊研究、邊示範、邊提升的良好創新氛圍。

據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峯介紹,目前人民法院智能語音雲平臺已實現全國1517家法院的智能語音應用支撐,其中包含最高人民法院等全國10587個科技法庭,平臺共上線法院通用模型9個、方言模型27個、知識產權領域模型3個,各類模型平均每半年更新一次,保持效果的持續提升,爲全國法院持續提升智能語音應用效果。上線以來,各類模型累計向全國共享9500餘次,被共享的模型累計被調用330萬餘次

據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黨委書記、教授劉奕羣介紹,其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研發的“司法公開綜合管理平臺”集成了庭審公開敏感信息實時跟蹤和屏蔽、裁判文書公開敏感信息識別與保護、庭審直播社會關注度與社會效應評估等6大系統。目前已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高級、中級和基層八家法院啓動示範應用工作,2021年將開展與多個司法信息公開平臺的深度集成,爲保護司法公開信息安全、提升司法公開效率保駕護航。

司法與科技創新“牽手”,集結了來自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學、法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對司法科技創新的認識正在不斷提升,與實際業務需求的融合持續加強。

最高人民檢察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袁茵表示,高檢院黨組高度重視政法科技創新,以科研攻關引領智慧檢務建設升級,做好科研項目用戶評價,做實科技成果應用轉化,充分發揮國家科研資金效益。今後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規劃,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與政法各單位需求共頻共振,形成政法科技的創新合力。

“制度是管長遠的,如何提高我們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科技創新是重要的抓手。”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其昌強調,緊緊圍繞司法行政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新要求,善用科技創新應用成果解決司法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編輯:宋慈(實習)

審覈:管晶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