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密結合疫情防控形勢,以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爲重要抓手,在規範權力運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夯實了市場監管工作基礎,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11月底,全市市場主體新增2.28萬戶,全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6.27萬戶。

保重點,在規範行政權力運行上下功夫

一是落實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釐清並公佈行政許可事項(13項、43子項),全部進駐市政府政務大廳辦理,實現同一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審批流程、辦理時限標準化和無差別受理審批。2020年,我局1份藥品經營許可案卷被市司法局評選爲全市指導案例。

二是重點審批事項實行“三權分離”模式。有效規範行政審批權力,堅持嚴把審批關,對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特種設備、食品生產、藥械經營等許可事項,實行受理、審評、審批相分離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權責清晰、協同聯動、相互監督。

三是梳理編制部門政務服務事項。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持續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庫相關工作。截至目前,動態梳理認領並編制規範實施清單219項,其中: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75項,依職權類和公共服務事項144項。

抓落實,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

一是貫徹落實“不來即享”政策。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保市場主體、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要求,採取多項措施爲企業紓解困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延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效期44人、精簡藥品經營換證申請中GSP認證資料202戶、對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收購兼併門店以變更事項辦理39戶,取消藥品經營許可申請縣區局意見簽註、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公示等環節以及壓縮承諾辦理時限。

二是發揮幫辦服務團隊作用。結合“好差評”系統評價信息,幫辦團隊聚焦辦事企業和羣衆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查找差評根源,把受理工作重心前移,爲辦事人員提供諮詢解答、資料填寫、系統操作以及申請事項提交等幫辦服務13000餘人次,有效提升了一次辦結率和羣衆的滿意度。市場監管政務窗口先後收到辦事企業送來的表揚錦旗12面,被市政府政務大廳多次評選爲“優秀窗口”和“雷鋒崗”。

三是“減證便民”實行告知承諾。對辦理量較大、符合羣衆期待的29個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並制定了特種設備、藥械經營等事項17類告知承諾文書,在政務窗口以及政務服務平臺向社會公衆公示告知,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羣衆辦事。截止目前,實行告知承諾複審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710人。

求創新,在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積極推行“網上辦”“預約辦”“郵寄辦”等便民措施,實現零接觸申報,讓辦事更安全、更高效。截止11月底,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窗口承辦各項業務4909件,其中:市場主體登記註冊業務2376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認定1193件、食品生產/藥械經營許可相關業務1075件、商標註冊申請21件、檔案查詢及其他業務244件,免費郵寄各類證照1414份。

二是藥械政務服務事項“一網辦”。“藥品監管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系統”建設是今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工作,結合我市藥械審批工作需求,我局積極配合省藥監局開展了該系統平臺的架構、試點應用以及藥械政務服務事項規範等基礎性工作。年內,即可實現藥械審批事項全程網辦。

三是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省內通辦”。依據省政府“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參考目錄、“省內通辦”“跨省通辦”高頻政務事項,梳理形成我局事項清單,動態調整工作機制,打通部門壁壘和數據堵點,實現部門協同、集成服務,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企業生產經營高頻事項異地辦理,讓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此外,按照統一標準、規範採集市場監管領域8個電子證照模版,爲“電子證照”推廣應用和政務事項網辦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