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时下,走进镇远县各学校,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座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镇远县以党建为引领助推教育发展工作综述

时下,走进镇远县各学校,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座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人才培养成效明显、教育扶贫精准有力……这是该县以党建为引领助推教育发展的真实写照。

镇远县新教育启动仪式(吴兴安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镇远县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谋篇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堡垒、抓改革、强示范、重民生,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为助推教育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组织引领 凝聚攻坚合力

“教育作为最大的战略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和教育同频共振、互融共进。”镇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科工委书记祝显德说。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今年以来,镇远县委选派常委班子成员兼任教科工委书记,组织部门指定1名副科级干部联系指导学校党建工作,成立教育和科技党建工作中心,通过配强班子、组建机构、充实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了学校党建工作管得住、推得动、落得实。

在县委教科工委的推动下,各学校党组织不断深化和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目标管理、党风廉政等制度,实现了党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政策化。深入开展“四红”工程和“双培养”工程,持续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师资建设、教育扶贫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镇远县城关第五小学班级文化墙(付光斌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是镇远县城关第五小学班级文化墙最显眼的内容。近年来,该校党支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钻研适合小学段孩子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研讨、课堂融入、文化建设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形成价值认同和行为取向。

在疫情期间,全县教师党员捐款91000余元。县级党内“红色关爱”募捐活动中,教师党员捐助47000余元。“千师进万家”走访活动中,2000余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式走访。

强化改革创新 提升教育品质

“感谢集团总园的帮助,为我们幼儿园送来了9个储物柜!”日前,县机关幼儿园通过自筹资金和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帮助所属分园报京乡中心幼儿园解决了储物柜紧缺的问题。

镇远县机关幼儿园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付光斌摄)

“除了指导帮助分园改善办学条件外,集团总园还承担教师培训、园长能力提升和教育科研等业务。”镇远县第二幼教集团总园园长、机关幼儿园园长李定芳说,通过构建“名园+弱园”“名园+新园”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城乡一体发展机制,改造和发展农村幼儿园,扶持新建幼儿园,推进了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镇远县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园,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州级师范幼儿园5所,正在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州级示范幼儿园1所。

集团化办园只是镇远县强化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品质的一个典型。

镇远县机关幼儿园园长李定芳(右)与年轻教师讨论教育教学(付光斌摄)

2017年底,针对学生食堂食材供应分散、安全监管难等问题,镇远县实行学校食堂食材“统招、统购、统配、统送”,通过“学校+食材配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构架,让学生吃得健康营养,让本地农产品卖得出去。

今年10月底,镇远县教科局组织中小校长代表赴江苏省盐城市参加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并接受了“新教育实验区”的牌子。11月24日,召全县开新教育实验启动会,标志着新教育在各试点学校开始实施。

……

近年来,镇远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县情实际,强化教育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强化示范引领 打造过硬队伍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着眼,从教学的特点出发。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12月1日,笔者来到江古镇中心小学,几名教师正在黄俊琼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学研讨。

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左)正在组织开展教学研讨(王倩摄)

黄俊琼是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主持人,贵州省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目前,她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共有来自全县各小学的60名学员,主要承担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等工作。

“作为长期扎根基层的教师,我深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黄俊琼说,今年她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共培训教师330余名,受益学校14所、学生2300余名。

“通过参加名师工作室,我打开了教学思路、掌握了教学方法。”王倩是2018年入职的特岗教师,在黄俊琼的结对帮带下,她得到了快速成长,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去年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今年又被评为全县“启航之星”。

镇远县江古中心小学党建文化墙(付光斌摄)

近年来,镇远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人才为要”的原则,将教育人才培育作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名校长(园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教改等活动,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据了解,目前镇远县共建有“名校长(园长)工作室”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23个,共培训教师9600余人次。

强化精准扶贫 实现教育公平

“海水主要有哪些元素啊?”“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在镇远县第二初级中学“西湖励志班”,地理教师正在开展课堂互动,现场十分活跃。

镇远县第二初级中学“西湖励志班”课堂(付光斌摄)

“学校的老师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大家进步很大。”课后笔者了解到,该班学生林杰初中前一直随亲在外读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后,父母在县城务工,他成为了“西湖励志班”的一员,德智体美劳等得到了全面发展。

2019年,镇远县充分用好杭州市西区帮扶资源,深入推进教育“组团式帮扶”,每年注入帮扶资金20万元,在镇远县第二初级中学开设了“西湖励志班”。

“‘西湖励志班’每年招收学生44人,对象主要是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和遭受灾难等困难家庭学生。”镇远县第二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唐宗益说,学校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选派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旨在为贫困学生家庭带来改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目前,西湖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40余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成义务教育学段小学校1所,捐献图书2万余册、文具和教学用品1.6万余件,派出支教教师80余人,培训教师5900余人次。

镇远县杭州西湖实验小学教学楼(尹福艳摄)

借助“外力”,同时也苦练“内功”。近年来,镇远县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台了系列文件,深入实施控辍保学“七长”负责制和“双线”目标责任机制,建立了上下联动的控辍保学调查登记、联控联保、动态监控机制,采取人盯人、人包人、联动盯、联合保等方式,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同时,落实好“金秋助学”“雨露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系列普惠政策,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贫困学生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因学返贫。

此外,还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在各学校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心里咨询室”等功能教室,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活动,助力其健康成长。

据数据显示,目前镇远县累计发放资助资金2.2亿元,惠及学生28万人次;发放助学贷款5800余万元,惠及学生8500余人次。

(编:徐银珍 审:吴贤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