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愚

雖然每年播出的古裝劇並不少,但歷史正劇屈指可數。

如果是重大歷史題材的作品,那更是獨苗中的獨苗。

Ifeng電影本文要重磅推薦的這部劇,它就是——

《大秦賦》

星級指數:★★★★★

一句話點評:不可不看的年度大劇

《大秦賦》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

它是“大秦系列”電視劇的完結篇。

“大秦系列”從2009年播出以來,獲得觀衆的如潮好評,前三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別高達9.3分、9.2分、8.5分,國家級的各類電視獎項拿到手軟。

《大秦賦》接續了“大秦系列”的匠心製作和優質品質,豆瓣開分高達8.9分。

其主要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 飾)在呂不韋(段奕宏 飾)、李斯(李乃文 飾)、王翦(尤勇智 飾)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故事。

從三個角度可以看出,《大秦賦》是一部史詩級別的歷史正劇。

身臨其境的歷史真實

對於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尊重歷史、正說歷史,是一條必須恪守的底線。

當然,這也不是說,歷史劇不允許適當的藝術性虛構和創造。

畢竟歷史劇不是歷史紀錄片。

一般而言,這個比例的把握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就《大秦賦》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它嚴格遵守“大事不虛”。

劇中的每一件大事,從秦國攻打邯鄲,呂不韋幫助嬴異人回秦,嬴異人拜華陽夫人爲母等,都有據可查。

難能可貴的是,《大秦賦》在歷史語境上下了許多功夫,從服化道到人物禮儀到戰爭場面,都盡力接近真實歷史,讓觀衆有身臨其境之感。

很多觀衆會被劇中的戰爭場面所震撼。

以往許多古裝劇的戰爭場面,用兩個詞形容,就是瞎打,亂打。

烏泱泱一批人,沒有任何章法地打打殺殺。

這樣的戰爭戲,只不過是拍個樣子。它離真正的戰爭場面,有着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大秦賦》中的戰爭場面有兩個優點:其一,它依循的是古代的兵法,真實、準確、有條理。

其二,它規規矩矩拍出了戰爭的章法,如何銜接、如何排兵佈陣,有着非常清晰的細節,慌而不亂。

像秦軍攻邯鄲,各個軍種有序排列。

主將一聲令下,騎兵傳令。

雙方的投擲兵種先出。

弓箭手萬箭齊發。

接着開始上雲梯,雲梯也多種多樣。

士兵集體攻城。

觀衆真的很久沒有在電視上看到呈現得如此真實的戰爭場面了。

嬴異人逃亡後,秦軍步兵與趙國騎兵對陣的那場戰爭戲,同樣有戰術戰法,而不是一窩蜂亂鬥。

從一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大秦賦》歷史質地上的精到考究:

內外置景及改造面積高達113000平米,劇組甚至在新疆烏爾禾搭建了一座完整城池。

在造型設計方面,光是盔甲劇組就製作了近4000套,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一人的服裝就多達80多套。

爲了如實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雄渾壯闊,《大秦賦》採用了實景拍攝。

劇組跨越5000多公里到新疆取景,足跡遍佈雪域高山、戈壁草灘。

無論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還是威嚴的城牆、駿馬飛馳揚起的灰塵,都是歷史的痕跡。

熱血沸騰的歷史精神

歷史精神,是歷史正劇的靈魂。

一部歷史正劇傳遞什麼樣的歷史精神,決定了這部劇所能夠達到的思想高度。

而歷史精神,指向的不僅是過去,它同時指向當下和未來。

這是歷史故事能夠穿越時空,打動當代觀衆的根本原因。

每一位看過大秦系列的觀衆,都會對“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爛熟於胸。

這是貫穿在一代又一代秦人身上的精神信仰。

老秦人的豪情、血性、勇猛,均由此而來。

秦國從小國到強國,從積貧積弱到國富民強,都離不開這一精神。

那麼,一代又一代的秦人,代代相傳着這一精神,爲的又是什麼?

無論是秦孝公“假使再給我二十年歲月,嬴渠梁當金戈鐵馬定中原,結束這兵連禍結的無邊災難”,還是秦惠文王“大秦之明月必朗照於每一戶人家的窗臺”,還是秦莊襄王的“大秦男兒,勿忘東出”,他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統。

也就是秦始皇所說的,“開天下萬世之太平,爲黎民百姓謀安生”。

這是大秦系列始終如一傳遞的歷史精神:爲了國家統一、國泰民安的光榮與夢想,衆志成城、浴血奮戰、捨生取義。

《大秦賦》中有一個很讓人難忘的橋段。

嬴異人與諸國聯軍進行談判,六國使者以他的妻兒爲要挾,要他簽下辱國條約。

在小我與國家大義之間,嬴異人選擇了國家大義。

他內心沉痛至極,眼眶含淚,但仍不卑不亢地說道,“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不可誤”。

秦人有如此氣節,如此格局,如此犧牲精神,觀衆便可知:國家統一之勢,浩浩湯湯,不可阻擋。

這樣的歷史精神,同樣令當代觀衆熱血沸騰。

精準飽滿的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不僅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歷史精神的承載者,也是歷史劇藝術創作的主要着力點。

這就要求歷史人物的刻畫上,需要把握兩個要義。

第一個要義是,歷史人物要符合總體的歷史記載。在一些重大史實和大是大非面前,不容擅自發揮、“胡編亂造”。

即,歷史人物必須“精確”。

在歷史人物的刻畫上,還有一個難點是,如何把史書的幾行字,變成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看點的情節。

這就是創作者需要把握的第二個要義:要善於利用藝術手法,變史爲劇,讓歷史人物“活”過來,變得立體、豐富、飽滿。

此前的三部大秦歷史劇頗受好評,一大原因就在於歷史人物的塑造,不僅精準,而且飽滿。

比如商鞅、張儀等角色,在歷史呈現基礎上,有着更多人性化的空間。

這一次《大秦賦》立足於歷史,卻又不拘泥於歷史,對歷史人物的藝術呈現上下足功夫。

比如辛柏青飾演的嬴異人,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嬴異人從趙國逃亡回秦國時,一路上惦念妻兒。此時,他是有情有義的丈夫和父親。

回到秦國後,爲了安全躲在咸陽監,當兄長殺氣騰騰要置自己於死地,他見到兄長的第一面,還是深深作揖。

這是他作爲弟弟、作爲王族的禮儀和修養。

當用利劍準備刺向呂不韋時,他不顧生命安危幫呂不韋擋住那一劍,這是士爲知己者死的英勇慷慨。

力排衆議,推舉呂不韋爲相,這是身爲王者的決斷……

原本史書上面目模糊的一個人,在電視劇中大放異彩,相當動人。

人物立住了,情節有戲劇性,劇集的可看性也就大大提升了。

尊重歷史、敬畏歷史、探索歷史、重現歷史。

真實性、思想性、藝術性、可看性,完美融合。

《大秦賦》爲大秦系列電視劇,劃上了圓滿的句點。

在這樣一個快餐化的時代,仍有製作方踏踏實實去做這樣的作品,仍有視頻網站不遺餘力地向觀衆輸出精品,真的值得觀衆更多珍惜。

《大秦賦》值得一個爆款。

歡迎參與“Feng向標”投票發表你對《大秦賦》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