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碩大、外表粗糙、內裏白嫩,這樣的巨型山藥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這幾天,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文伯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葉子稀忙得不可開交。簽單、配貨、打包、裝車……一箱箱山藥正陸續從浙南山區發往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家。

“我之前在意大利邊讀書邊打工,後來自己創業,看到山藥這麼好的農產品沒走出溫州覺得很惋惜,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它走出去,也看重這一潛在巨大商機。”作爲一名“90後”,葉子稀在糯米山藥的營銷上很有一套,目前對接了多家大單,意向銷售150萬公斤以上,與30餘家基地簽訂保底價收購。同時延伸產業鏈,生產糯米山藥麪條、即食山藥粉代餐、餅乾、酒等。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飛雲江中上游。地貌以山地、丘陵爲主,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山藥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糯性、韌性口感。

2019年,爲加快培育文成縣特色農業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高水平推進文成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文成縣實施山藥特色產業“百千萬億”培育工程。目前文成縣糯米山藥栽培面積6000多畝,年產量9000噸以上,總產值達1億元。

文成糯米山藥飛速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文成科技局科服中心主任鄧昌斌表示,爲延長產品供應週期,當地開展移動冷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文成縣投放移動冷庫12套,解決糯米山藥等果蔬菜儲藏難題;並舉辦糯米山藥技術培訓,實施了糯米山藥“百千萬億”工程,百個村、千人種、萬畝田、億元收,推廣糯米山藥生產技術標準。同時拓寬銷售半徑和貨架期,由文成縣農康研究院牽頭研發定製了浙江省首條具有SC認證的糯米山藥鮮切速凍生產線,鮮切產品可以遠供上海,速凍產品實現週年供應。

“依靠Vc抗氧化保鮮和表面熱燙滅酶技術,經冷藏保鮮後的山藥可以儲存12-18個月,山藥表面沒有塗膜,儘可能不引入其他添加物質,保障食品安全。”文成縣農康研究院食品碩士張良表示。

要想產業穩步長足發展,還需政策加碼。山藥因遭受自然災害及病蟲害而減產的情況時有發生,爲此文成開展糯米山藥產量保險試點工作爲糯米山藥在種植過程中因遭受颱風、暴雨、暴風、乾旱、病蟲害而減產的風險提供了保險保障。在大嶨鎮和黃坦鎮分別開始文成縣糯米山藥產量保險試點工作,試點首年爲文成縣1013畝糯米山藥提供逾500萬保額的風險保障。農民喫下這顆“保險定心丸”後種植的積極性更加高了。

“從育種,整地,育苗,下田後田間管理都是環環緊扣,地裏的作物就像孩子一樣不能馬虎。”葉鈺瑜是縣裏一位80後種植戶,2014年開始從事農業。通過輪作減少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節約人工成本,種出的山藥更加高產綠色,今年長勢喜人產量達到6000多斤。“我家糯米山藥品質更突出,口感好,上市早。由於我比較重視品質,銷售應該問題不大。”他信心滿滿。“糯米山藥種植每畝補助800元,還可以參加保險種植戶每畝只出60元。我的可以提前上市,基本用不到保護價,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王國標是縣裏響噹噹的糯米山藥種植大戶,產品銷往全國、歐洲市場。今年依託浙江省農博會平臺,短短几天就賣了2000多斤山藥。“今年3月,文成糯米山藥正式拿到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山藥銷量只增不減,往後更有保障了!”隨着直播帶貨興起,當地合作社也開展直播活動,專享定製的糯米山藥成熟後直接送貨上門,即體驗耕作樂趣,又得到貨真價實的專屬品質單品。

(李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