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大家一品古代文化的芬芳,有许多教授也因这些节目而迅速走红,但同时又遭到了不少质疑,这不禁让笔者想到鲁迅曾说过的那句:

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于丹、陈果、蒙曼等人都曾得到过观众的喜爱,但后来因为一点错误而遭到了质疑,继而发生了被轰下台的事情,估计于丹等人都觉得委屈。这不,康震因诗词大会走红后,就有人开始质疑其学问和书画都一流的事情,同行更是评论道:“连平仄都搞不清。”

康震于1993年从西安联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就读,并先后获得了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

21世纪初,康震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了两年博士后研究,而后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康震的学识是不浅的,但懂得越多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一流的,因为历史是有厚度的,它蕴藏了多少知识,又留下多少问题,搞研究的一直在搞研究,搞学问的就一直在搞学问。

康震教授不曾说过自己的学识与书画都一流,但他喜欢论诗词,讲李白、李白、三苏、李清照,讲的是眉飞色舞,不过有句话是“外行看热闹,同行看门道”,同行一听康震讲的,连连摇头,觉得没有深度,那心情就跟张爱玲觉得冰心的文章没有深度是一样。

康震讲北宋词人苏轼的名作《次荆公韵四绝》,里面的“骑驴渺渺入荒陂”,是“平、仄、仄、仄、平、平”,然而康震却将“入”字作平声,老教授听后可不得说句:“平仄都搞不清。”

平仄是我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属于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因为古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古人吟诗作对都按古音,但用今音朗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所以诗词的“平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理清,得先了解古音,今音,当然,康震是论先人的诗词,理应是根据创作人来说,于是在更专业的人士看来就显得浮躁了些。

可细究下来,康震面对的其实还是普通观众,普通观众见康震滔滔不绝,又会写诗,还当场秀书画,并且长得是一表人才,这不就把康震夸上天了,也就是“捧杀”。

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也传播的快速,时时刻刻都有人走红,也有许多人想要走红,因此浮躁的现场很常见,追名逐利是常见的,于是就很容易出现“捧杀”的现象。

但搞学问的,应当是要沉淀下来,细细品读一首诗词,有深度的讲解,树立起良好的作风,不然就变成了鲁迅所说的那般: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