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爲了消弭美國在海空軍方面的優勢,增強遠程打擊能力,蘇聯研製了大批戰術導彈。蘇聯第一代實戰型,批量生產的戰術導彈便是赫赫有名的“飛毛腿”導彈,不過,這款導彈由於採用液體燃料,作戰反應時間長,準備和發射工作大約要90分鐘,且生存率低,打擊效果差,因此蘇聯當局要求研製一款代號爲“奧卡”的戰術導彈系統,具體指標是,要使用維護方便的固體燃料,反應時間少於30分鐘,射程超過400千米。

接下這個任務的是蘇聯著名導彈設計師謝爾蓋·捏波別季梅,他於1977年開始研製“奧卡”導彈,並在1978年取得首飛飛行試驗。1979年“奧卡”導彈正式生產,第二年裝備部隊。

奧卡導彈

“奧卡”導彈是單級固體近程彈道導彈,彈長7.52米,彈徑0.97米,起飛重量約4噸,可攜帶常規彈頭,也可以攜帶核彈頭,核彈頭當量爲20萬噸TNT,“奧卡”導彈有着先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和複合制導,攻擊不受天氣影響。此外,“奧卡”導彈有着不俗的改進潛力,到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這款被北約稱爲SS-23“蜘蛛”的導彈已經擁有500千米的射程,最大速度達到9馬赫。這個速度在當時來說,是無法攔截的,即便是美國正在研製的愛國者-1型防空導彈系統也不例外。

自1980年開始服役後,蘇軍共裝備了7個導彈旅的“奧卡”導彈,並被用在阿富汗戰爭中,飽受其傷害的阿富汗游擊隊稱其爲“種族滅絕者”。

1981年10月開始,美蘇展開削減中短程進攻性武器的談判,美國要求蘇聯必須把部署和未部署的射程在500-5500千米的導彈全部銷燬,其中包括“奧卡”導彈,“奧卡”導彈是蘇軍的殺手鐧,且初始研發的射程數據爲400千米,自然不願意了。

美蘇簽訂中導條約

就在雙方雙持不下的時候,一場火山噴發幫了美國人的大忙,1982年3月-4月,墨西哥欽喬納爾火山噴發,火山灰上升到2萬米高空,從墨西哥一直散佈到沙特,導致蘇聯農作物大面積絕收,蘇聯只能從國外進口糧食。美國瞅準機會,藉機宣佈,糧食出口減少三分之一,這導致了國際糧價飛漲。之後,美國向蘇聯攤牌,蘇聯必須用核導彈來換口糧,這是很自然的事。

蘇聯只能在談判中一而再,再而三讓步,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他爲了緩解美蘇矛盾,和美國總統里根達成協議,默認了銷燬導彈的條件,以換取美國取消對蘇聯的糧食出口禁令。就這樣,雙方在1987年12月8日,達成《美國和蘇聯關於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即《中導條約》,這個條約在1988年6月1日開始生效。

條約生效後,美國專家進駐現場,監督蘇聯銷燬導彈,不過,在銷燬“奧卡”導彈時,蘇聯人表現出了強硬,他們堅決認定“奧卡”導彈的射程爲400千米,不在《中導條約》的限制中,謝爾蓋·涅波別季梅更是拒絕簽字,來測試“奧卡”導彈的射程。然而在美國以及戈爾巴喬夫的嚴厲要求下,“奧卡”導彈還是脫逃不了被銷燬的命運,共有106部導彈發射裝置和306枚“奧卡”導彈被銷燬,其中還包括其生產線和設計圖紙。

蘇聯解體後,爲了應對步步緊逼的北約東擴,俄羅斯決定重拾“奧卡”導彈,1974年,73歲的涅波別季梅出山,帶着學生四處收集流失的資料,拜訪參與導彈設計的人員,復原出了“奧卡”導彈,並在第二年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驗,同時,他們又對這款導彈進行了改進,在1999年,推出了“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