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金融的移動化、智能化、市場化、多元化正在快速推動傳統銀行業的深層次轉型。以AI、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爲基礎的新金融已經被普遍運用在銀行業日常的服務中,優化經營模式、簡化業務流程、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更人性化、更優質化的服務老百姓。

在此背景下,現代商業銀行不僅充分應用金融科技,持續以完善的移動化、智能化業務服務羣衆,還將服務不斷延伸到老百姓的方方面面。近年來,作爲國內銀行業首個成立金融科技公司、首個試水住房租賃業務、最大普惠金融貸款供給者,建設銀行正不斷下沉服務重心優化客戶體驗、運用新金融的力量解決社會難點痛點。

服務不斷升級,建行首個5G+智能銀行落地

廣東的金融業在全國範圍內起步較早,早在清朝“五口通商”時期,已有洋商在廣州口岸設立銀行。據時代數據統計,當時在廣州設立的外資銀行或分行就有10餘家,其中包括滙豐銀行、渣打銀行和法蘭西銀行。

與此同時,中國古老的金融機構錢莊也不甘示弱,開始在廣州口岸提供爲外商保管現金、鑑定銀兩和融通款項等金融服務。到了清朝“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口岸的錢莊獲得飛速發展,在與外商的貿易往來中不可或缺。

在建國初期,銀行業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恢復國民經濟以及大規模開展經濟建設。到了1979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的戰略方針,開啓了銀行體系的全面改革。

此時,銀行櫃檯、營業廳也就成了銀行服務變化的一個縮影。自改革開放以來,銀行櫃檯從一個封閉式小窗口發展到如今的開放式人性化櫃檯,從一個簡單的營業廳變成如今更爲便捷的一站式、自助化、智能化網點。

在八十年代初,銀行營業廳空間較小,內部環境佈置簡單,許多人常常擠在一個封閉式小窗口辦理業務。

(80年代的銀行櫃檯)

到了1986年,建行梅州市豐順縣支行開辦了全省第一家居民儲蓄業務後,居民儲蓄服務獲得進一步提升;1988年8月,建行惠州市惠陽縣支行率先在全省獨立開辦外匯業務,此時,銀行櫃檯也降低許多。

(1988年的建行惠州市惠陽縣支行)

進入90年代,建行廣州市分行與廣東省分行先後發行了第一張萬事達信用卡和第一張儲蓄卡,便利了居民出行消費,促進了居民消費需求的提升。

1990年4月,建行廣東省分行率先在全國推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供樓”業務,以解決居民買房錢不夠的擔憂。1991年7月,建行在廣州市分行推出第一臺ATM機,部分櫃檯業務開始轉移到ATM機上辦理。

(建行系統第一臺ATM機在廣州市分行開通)

到了1996年,建行廣州市分行率先推出電話銀行系統人工服務,爲市民提供業務諮詢、賬務查詢、接受客戶建議、受理客戶投訴等服務。銀行服務獲得進一步提升。

2004年,建行廣東省分行開通系統內首家B2B網上支付業務,同業內首家電話、手機代繳交通罰款業務,金融科技開始在銀行服務中普及運用。

而現在,一排排整齊、美觀、多功能的智慧櫃員機不僅簡化了業務辦理流程、大幅縮短了客戶等待時間,還使得現在的營業廳更加的寬敞明亮。

(全國首家數字住房“5G+智能銀行”落地廣州天河CBD)

銀行服務升級離不開科技的發展

自今年初疫情以來,減少聚集成爲常態。作爲新金融的一種,以“非接觸銀行”爲主的科技金融服務開始興起,但也進一步加速了銀行網點的關停。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平臺數據,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332家銀行網點關停,同比增加12.12%。

但是,銀行的服務並沒有因此減少。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銀行業的離櫃率在不斷攀升,2015年至2019年銀行業的平均離櫃率分別爲77.76%、84.31%、87.58%、88.67%、89.77%。

與此同時,電子銀行的交易數量增長迅猛。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從2016年的849.92億筆增長至2019年的1637.84億筆,年均增長30.9%;手機銀行交易筆數也從2016年的476.5億筆增長至2019年的1214.51億筆,年均增長51.63%。

加快業務數字化轉型,打造新金融服務樣本

近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堅持以AI、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爲基礎,以及客戶行爲習慣與需求的深刻變化,以新金融理念推動物理網點規劃佈局與轉型重構,加快全渠道融合和生態場景建設,全面提升網點的綜合化經營能力。

今年9月29日,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488號的建行廣東省分行首家“5G+智能銀行”正式亮相。從廣州市三維數字地圖大屏,到3D看房、5G虛擬銀行、住房金融互動平臺,創新了網點數字化、場景化、智能化服務新模式,充分展示了建行廣東省分行科技無限、智聯無界、安全無憂、服務無間等業務數字化轉型的新金融服務樣本。

同時,首家“5G+智能銀行”還引入了“智慧政務進網點”等多個新生態場景。在“5G+智能銀行”智慧政務服務區,客戶可以通過智慧櫃員機辦理社保、公積金、工商、稅務、公安、殘聯、司法、不動產、住建、海關、民政、衛健、公共服務等13個大類、167項高頻政務服務。

(珠海市民羅先生在建行24小時政務服務區成功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明查詢業務”)

目前,建行廣東省分行全轄1100多個網點、4000餘臺智慧櫃員機均已實現智慧政務服務全覆蓋。2019年起,建行廣東省分行在廣東省內20個地市陸續推出了30家24小時智慧政務服務點。其中,廣州有11家,其餘19個地市各有1家,實現了廣東省內(除深圳)的全覆蓋。

除了省內全覆蓋的24小時智慧政務服務外,建行廣東省分行還上線了外部欺詐風險管控系統,運用先進的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積極配合司法機關合力打擊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維護正常金融秩序,有效保障廣大市民羣衆的財產安全。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共成功堵截案(事)件共1354件,涉及金額4967.83萬元;協助公安機關抓捕通緝逃犯26人,被各級公安機關表彰獎勵的5次。

其中,堵截侵害銀行類案(事)件1147件,主要包括虛假開戶類934件、冒名轉賬取現類142件、信貸詐騙類21件、票據詐騙類17件、假幣類13件等;堵截侵害客戶類案(事)件189件,主要包括堵截各類電信網絡詐騙187件等;協助外部單位堵截案(事)件17件,幫助公安機關抓捕通緝逃犯14人;其他堵截類1件,爲安全生產及維穩類。

同時,在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出現時,該行及時將其賬戶凍結,避免客戶財產損失。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分行共辦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凍結資金返還共261筆,其中受理省內公安96筆,協助外省辦理165筆。

新金融服務的不斷下沉,踐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在不斷完善基本業務職能的基礎上,陸續推出了多個個性化新金融服務,持續優化客戶體驗,推進新金融服務的全面賦能,真真實實的做到服務下沉。勞動者港灣就是其中的一個個性化新金融服務。

(建行中山市分行與中石化聯合開展“情暖驛站 滿愛回家”公益活動)

2018年8月,全國首家勞動者港灣在廣州惠福西路開放以來,短短兩年時間,分行就已正式掛牌了1114家勞動者港灣,實現了營業網點的全覆蓋。據時代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末,“勞動者港灣”線上APP用戶數已達到86.6萬人;線下主題公益活動累計開展了1017場,累計服務人次達到945萬人次。

在打造“特色港灣”的基礎上,分行不斷深化“勞動者港灣+”模式,利用各網點勞動者港灣的平臺,深耕並引入網點周邊社區資源,實現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服務場景對接,打破網點服務固有形態,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爲客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務,增加客戶對網點的粘性。

眼下,農民工工資拖欠依舊是一大歷史難題。對此,建行廣東省分行推出“民工惠”,切實解決農民工討薪難題。據悉,“民工惠”業務主要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底層技術,連接勞務公司、農民工和用工管理平臺,通過對全產業鏈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模型測算,向勞務公司發放用於農民工工資的專項融資款,解決農民工工資的資金來源難題,確保農民工工資“有錢發、及時發”。

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分行累計實現“民工惠”業務投放專項融資款104.84億元,服務農民工135.33萬人次。其中,累計發放製造業、環衛行業等非建築領域農民工工資6.92億元,惠及農民工11萬人次。

此外,作爲建行“三大戰略”之一,住房租賃也爲老百姓解決了住房痛點。其實,分行進入住房租賃領域,即是響應中央關於“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的戰略佈局,也是推動租購併舉市場制度建設當中履行大行社會責任的一大創新舉措,更滿足了老百姓在安居過程中全流程、全週期的住房金融需求。

據統計,三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爲2890家租賃機構提供了資金和平臺,累計發佈房源216萬套,爲超3萬戶個人和企業盤活了閒置資產,爲25萬戶家庭和個人找到安居之所,其中包括定向解決了8000多個新就業青年、1.2萬藍領工人及2.7萬底層勞動者的居住問題。

時代在變化,科技在進步,但建行廣東省分行爲老百姓服務的初心不會因此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