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昆街道沙塘村像一幅風景畫。張思思 攝

圖爲位於甌江口跨境電商綜試區的一家跨境電商貿易公司倉庫。沈巍蔚 攝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赴甌江口採訪組

沈巍蔚 陳佩蕾 張思思 支俊武

這兩年,甌江口的發展日新月異。近日,溫州市“強四力、說小康、展形象”採訪組走進甌江口這片海上新城,走進正在建設中的綜保區及靈昆島。

洋碼頭築在家門口 跨境電商依託平臺搶抓機遇

一邊是海關人員現場清查物品,一邊是分裝人員有序裝箱發貨。位於甌江口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溫州市易貿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爲一體的綜合性跨境電商貿易公司,今年6月初遷址甌江口,據該公司溫州地區負責人張環介紹,運營近一個月來,日均出貨量爲1000件。平臺下單的客戶當天就可以完成徵稅出關發貨,實現進口產品2-3天的國內收貨速度。

溫州跨境電商綜試區是我市重點打造的“三大開放平臺”之一,於去年12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模式,是目前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採用的主要模式。該模式下,電商平臺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先從國外集中採購大量商品,進口並存儲在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隨後根據訂單,以個人物品方式出區配送至客戶,避免了國際長時間運輸。據溫州海關統計,開通保稅進口業務首日,溫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共辦理訂單25898筆,涉及商品金額1066萬元。

據悉,溫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圍繞 “一區一核多園”空間佈局,努力構建“跨境電商+傳統制造”創新發展示範區、跨境電商全球供應鏈創新示範區、全球進口商品全渠道銷售示範區、世界華商迴歸雙創示範區,加速形成製造、交易、集貨、支付、物流、結算、結匯等全產業鏈“閉環式”生態圈。

甌江口管委會將繼續加快溫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園建設,深度推進項目招商,主動對接招引國內知名跨境電商平臺;深度聯動各縣(市、區),謀劃跨境電商全市域合作發展;深度對接“義新歐”中歐班列、海港、空港發展,構建“海、鐵、空、郵”全維度物流網絡;深度聯合海關部門,打造最優通關環境;深度融合甌江口及溫州產業優勢,積極謀劃跨境出口業務。

綜保區建設跑出“甌江口速度” 從審批到開工僅56天,預計年內完成封關驗收

走進溫州綜合保稅區(下稱綜保區)的保稅倉,幾名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對進口商品進行打包、稱重。不久後,這些商品將通過傳遞帶進入物流發貨區,由物流公司發往全國各地。從保稅倉走出來,不遠處就是海關監管基礎設施工程現場,以及奮鬥在一線的工程建設工作人員。這裏是位於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的綜保區,是溫州全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的一個縮影。

“綜保區的工程特點是時間緊。我們最大的亮點就是跑出了‘甌江口速度’。”綜保區運營平臺公司、溫州現代保稅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州偉介紹,作爲全市高能級對外經濟開放平臺,綜保區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前期設計、審批及招投標等工作,從審批到開工僅花了56天,預計年內完成封關驗收,同時爭取在8月15日開通跨境電商1210出口業務。

據瞭解,今年3月3日,溫州綜保區獲國務院批准設立。這一我市重點打造的開放平臺,在溫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基礎上擴容升級,規劃總面積1.4449平方公里。6月19日,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正式開通,當天完成訂單量25898單,涉及金額1066萬元。在國務院批准的第四批跨境電商綜試區中,溫州成爲最早開展實質性運營的浙江試點城市。

如今,由溫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格”而來的綜合保稅區,正折射出溫州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現在,綜保區跨境電商業務日均進口單量達2000單以上,平均單件貨值高達400元,數額位居全省首位。截至7月27日,共完成訂單量75908單,金額超過2973萬元。”吳州偉說。

可以說,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已經成爲我市搶抓“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建設機遇,融入國內外有效市場鏈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在溫州建設“重要窗口”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土泥墩”變身陌上田園 環境提升了錢袋子也鼓了

寬廣的柏油馬路,清澈的河水,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街邊開滿了各式各樣的商鋪,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靈昆街道沙塘村像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風景畫。

“靈昆這幾年變化實在太大了。”坐在樹下乘涼的袁明福,今年74歲,是土生土長的靈昆人,他感嘆道,和以前的貧窮落後比起來,如今簡直像住在花園裏。

由於靠近甌江入海口,島內居民的淡水來源主要依靠雨水,一到晴天,就沒水喫了。除了生活不便利,交通也不通暢,居民出入十分困難,袁明福說,以前流傳着一句俗語“女兒嫁靈昆,不如埋泥墩”,大家都不太願意到靈昆來。

現如今,每家每戶通上了自來水,告別了靠天喫水的日子,房前屋後都鋪設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出入交通也十分便利。“現在大家都願意把女兒嫁到靈昆了。”袁明福說完哈哈笑了起來。

靈昆街道城鄉環境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建鵬告訴記者,2019年小城鎮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靈昆街道對主要的四條道路進行改造提升。但開始,居民覺得這些道路本來是屬於自家的道坦,還沒有補貼,有些不理解。他們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給居民講解改造提升後帶來的好處。同時,街道工作人員還到居民家中,幫他們清理房前屋後雜亂堆放的物品。

當看到原來狹小的道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原來農村的房子,變成了沿街的店面;不僅環境變好了,生活更便利了,還能在家門口開店賺錢,居民無不交口稱讚。

在沙塘村是通過靈昆街道統籌進行環境整治,而在靈昆街道上巖頭村,村居環境的改善是村民自發地進行整治。

在村子的進出口,記者看到有一個很大的鄉村廣場,大約有1000平米,旁邊還有一幢3層的村民活動中心。

該村村民告訴記者,原本村裏沒有一個村民聚會跳舞的地方,大家就合議弄一個小廣場。後來在村委和鎮裏的多方籌資下,廣大村民踊躍捐款,終於把這個鄉村小廣場給建起來了。另外廣場附近的村民中心也重新翻修了下,使其更適合村民使用。

此外,上巖頭村還自發整治村裏垃圾,每天有專門的人掃垃圾,還自發組織拓寬道路,並建造了一個遊步道,專門給有跑步需求的村民使用。

來源:甌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