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于拖延而言 时间不是问题,你才是!

赫胥黎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拖延的你,不是一个人

在谈论、批判或者解决拖延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放松一下,看看我们那些“病友”的故事。

首先来说海明威的故事。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于1952年获得普利策奖,又在1954年为他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9年至1960年间,海明威在古巴定居。1948年,《世界主义者》杂志邀请海明威写一篇关于战后文学的未来的文章。杂志编辑特意飞往古巴,与海明威约定好并支付了他稿费后,整整六个月,编辑都没有看到一个字。于是编辑不得不再次飞到古巴,海明威表示评论文章不是他的专长,他可以写两篇小说给杂志作为替代品。编辑重新和他签订了协议,约定到1949年12月底,海明威要交稿给杂志社。1949年初,海明威写信告诉编辑,他其实写了一篇,但是自己不满意。他还曾用“打猎时摔断了腿”为借口表示自己没法交稿。又过了半年,海明威邀请编辑来古巴谈谈,拿出了《过河入林》的前几章给编辑看。最终,这篇小说到1950年才面世。

再来听听达尔文的故事。在爱丁堡大学研读医学期间,达尔文对自然史渐渐产生了兴趣,后来去了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皇家海军要开展对南美洲海岸的考察,需要为贝格尔号的船长罗伯特·菲茨罗伊找一个伙伴,达尔文便参与了这次持续五年的航行。由于在航行期间对所见生物与化石的地理分布感到困惑,达尔文开始对物种转变进行研究。1838年夏,达尔文在他随身携带的口袋大小的皮革装订的笔记本上写了八个字:“每个物种都会改变。”到了9月,他发现了他称之为“自然选择”的物种进化现象。但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才出版。这二十年间,达尔文把关于这项理论的一切都放置在一边,迟迟没有动笔著述。《物种起源》的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也让他名声大噪。达尔文对这一理论从想法形成到成书出版之间的延迟,他自己也感到困惑不解。

拖延症患者最爱看这样的“励志故事”,你看,大神也是拖延症患者。拖延不代表懒,也不代表人生会失败。我们不是完不成任务,只是不想现在立刻马上就去完成。

其实,给你讲这些让你舒心的故事,不是让你放任自己拖延,而是告诉你,放松一点儿,总是拖延的我们并不孤独,你不是一个人。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我们说的拖延,最主要的要素是主观上的自愿: 我本可以今天做这件事,但是只要还有时间,我一定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动手。也就是说,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是在明明知道拖延的后果的情况下,仍然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往后推迟。

虽然这世界上每个人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症,但我们还是需要对拖延有敬畏之心,看一看拖延带来的恶果。国外关于拖延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越是喜欢拖延的人,越难以获得个人成就。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对吧?我们都明白,拖延意味着自控能力低,无法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

我们时常在本该做A事的时间去做了其他我们爱做的B、C、D事。理论上我们应该得到了心灵上的愉悦,结果并没有。伴随着拖延,我们得到的是消极情绪和健康问题。拖延症带给我们的内疚、焦虑、恐慌,比做正事还要累,会影响身体健康,破坏免疫系统。而那些本该减肥、戒烟、戒酒的人往往是日复一日地对自己这样说:“今天再吃一罐薯片,明天再减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到身体垮了,就来不及了。我们把本可以用来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目标的时间都浪费了,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拖延的不是事情而是生命。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去完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有奇奇怪怪的事层出不穷地冒出来让我们分心。因为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我们也没办法预知一些临时出现的突发状况……

解决这种非主观的计划延迟问题,只需要在我们的计划中事先放入提前量即可。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预留出处理突变事件的时间,这样在遇到意外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手忙脚乱,也不会让计划被严重耽搁。如果当天没有突发事件,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放松或者把后面的计划提前完成。

不管是主观意愿导致的拖延,还是客观被迫导致的延迟,在做好时间管理、摆脱拖延症之后,我们做事会更有效率。

在面对令我们反感的任务时,与其和它对抗,不如和它合作,对自己进行奖励,加强自己的正面感受。比如你不喜欢写年度总结,那么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任务之后让自己彻底放松去做喜欢的事,或者去买一个想要却一直舍不得买的东西。这个方法调和了惰性思维和延迟满足之间存在的矛盾,不仅能让你拥有“我工作效率很高”的印象,也能让你享受完成目标后的成就感。

战胜恐惧和反感,就是克服拖延

加拿大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认为,可能造成做事拖延的主因有四种: 对成功的信心不足、任务令人反感、注意力分散和冲动、目标和报酬太过遥远。但只了解造成拖延的原因是不够的,了解和行动是两码事。除非你明确意愿、付诸行动去克服拖延心理,否则你早晚变成拖延症晚期患者。

渴望成功,惧怕失败,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害怕开始,因为恐惧结果。对这些人来说,一件事情的结果和自身能力密切相关,他们以此来衡量自我。我们拖延行动时,总是在想:如果我失败怎么办?如果我做不好怎么办?别人发现我根本不是那么厉害怎么办?结果很糟糕怎么办?也就是皮尔斯·斯蒂尔认为的“成功信心不足”。

另一部分惧怕失败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追求任何事都要“十全十美”,如果对结果的预料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他们就迟迟不会动手,他们的口头禅是“还是晚一点儿再做,等我准备好了,我就一定会去做的”。对要求完美的人来说,如果结果不是他想要的,他宁可让这件事不要发生,也不愿意面对不符合期望值的结果。

对成功和完美的渴望,本该是激励自己的动力,最终却变成了行动的阻碍,对这样的人来说,只有克服对失败的恐惧,才能从拖延症中解放出来。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热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所以,与其事后自我安慰,倒不如事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而比后悔和假想能让你更接近真实的成功。

我们可以每天单独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让它变成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这对战胜恐惧心理很有帮助。如果你觉得很难说出“夸奖”自己的话,可以拿笔把鼓励和肯定的句子写下来:“我马上就要行动”“我是个不害怕失败的人”“我每天都在进行训练,我能成功”“我有自信”等。形成这样的思维和心态,你就不会再借着拖延逃避现实了。

还有一种拖延,是因为目标任务令人反感。人活于世,不能随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我们常说的,当爱好变成养家糊口的职业,它就彻底变了味。我们每天都必须去做一些我们不爱做却不得不做的事,这时我们往往选择逃避。拖到不能再拖,然后硬着头皮、带着逆反心理去完成。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其中浪费了多少时间。

态度即结局,无论在准备做什么事之前,都要明确态度,对于这件事我是否“愿意”去做?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了解再多也没有用。“只要你愿意”,是个很重要的句型,因为它能让你有目标,让你坚持下去,让方法奏效。只要你愿意,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那么,如何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变成愿意做的事情呢?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不管什么事,只要我们着手去做了,后面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包括主观心理上的轻松,也包括客观事实上的轻松。一旦去做了,我们就会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道德经》里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这是从“开始做”为发端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作 者

韦秀英,哈佛教育研究学者,深谙“头脑风暴”的理念和方法。知名图书策划人,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卡耐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等畅销书。

好书推荐

《情商》

内容简介

◆全球公认的权威概念

事业成功,20%靠智商,而80%大多依赖情商。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横扫全球数百万人、影响数代人的思维。本书从世界各领域成功人士去解析“情商”重要性。

◆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

美国《成功》杂志报道的各领域成功人士中,他们的传奇中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情商高”。

◆全新思维加实战例证

本书依据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理论,例证了世界各领域精英的成功心得,总结出五个改变认知思维的实用方法。我们希望能在信息多变、网课云集、高手集结、认知改变、思维突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打破“我已经很努力了却仍旧不行”的怪圈。

◆畅销书作家全新力作

作者韦秀英曾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逆商》《诱导心理学》《盲点心理学》《情商》等畅销书。她认为,人生之路走的*远的人,永远都是那些洞悉了情商秘密的人。

◆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压力的职业追求几乎成为现代人的必须跨越的人生屏障。一个人的情商对自己的人生成功很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