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於拖延而言 時間不是問題,你纔是!

赫胥黎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拖延的你,不是一個人

在談論、批判或者解決拖延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放鬆一下,看看我們那些“病友”的故事。

首先來說海明威的故事。海明威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代表作《老人與海》於1952年獲得普利策獎,又在1954年爲他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1948年,《世界主義者》雜誌邀請海明威寫一篇關於戰後文學的未來的文章。雜誌編輯特意飛往古巴,與海明威約定好並支付了他稿費後,整整六個月,編輯都沒有看到一個字。於是編輯不得不再次飛到古巴,海明威表示評論文章不是他的專長,他可以寫兩篇小說給雜誌作爲替代品。編輯重新和他簽訂了協議,約定到1949年12月底,海明威要交稿給雜誌社。1949年初,海明威寫信告訴編輯,他其實寫了一篇,但是自己不滿意。他還曾用“打獵時摔斷了腿”爲藉口表示自己沒法交稿。又過了半年,海明威邀請編輯來古巴談談,拿出了《過河入林》的前幾章給編輯看。最終,這篇小說到1950年才面世。

再來聽聽達爾文的故事。在愛丁堡大學研讀醫學期間,達爾文對自然史漸漸產生了興趣,後來去了劍橋大學學習神學。皇家海軍要開展對南美洲海岸的考察,需要爲貝格爾號的船長羅伯特·菲茨羅伊找一個夥伴,達爾文便參與了這次持續五年的航行。由於在航行期間對所見生物與化石的地理分佈感到困惑,達爾文開始對物種轉變進行研究。1838年夏,達爾文在他隨身攜帶的口袋大小的皮革裝訂的筆記本上寫了八個字:“每個物種都會改變。”到了9月,他發現了他稱之爲“自然選擇”的物種進化現象。但直到1859年,《物種起源》纔出版。這二十年間,達爾文把關於這項理論的一切都放置在一邊,遲遲沒有動筆著述。《物種起源》的一經面世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也讓他名聲大噪。達爾文對這一理論從想法形成到成書出版之間的延遲,他自己也感到困惑不解。

拖延症患者最愛看這樣的“勵志故事”,你看,大神也是拖延症患者。拖延不代表懶,也不代表人生會失敗。我們不是完不成任務,只是不想現在立刻馬上就去完成。

其實,給你講這些讓你舒心的故事,不是讓你放任自己拖延,而是告訴你,放鬆一點兒,總是拖延的我們並不孤獨,你不是一個人。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我們說的拖延,最主要的要素是主觀上的自願: 我本可以今天做這件事,但是隻要還有時間,我一定要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動手。也就是說,拖延症是一種不必要的自願推遲,是在明明知道拖延的後果的情況下,仍然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往後推遲。

雖然這世界上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拖延症,但我們還是需要對拖延有敬畏之心,看一看拖延帶來的惡果。國外關於拖延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越是喜歡拖延的人,越難以獲得個人成就。這一點兒都不奇怪,對吧?我們都明白,拖延意味着自控能力低,無法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務。

我們時常在本該做A事的時間去做了其他我們愛做的B、C、D事。理論上我們應該得到了心靈上的愉悅,結果並沒有。伴隨着拖延,我們得到的是消極情緒和健康問題。拖延症帶給我們的內疚、焦慮、恐慌,比做正事還要累,會影響身體健康,破壞免疫系統。而那些本該減肥、戒菸、戒酒的人往往是日復一日地對自己這樣說:“今天再喫一罐薯片,明天再減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到身體垮了,就來不及了。我們把本可以用來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目標的時間都浪費了,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拖延的不是事情而是生命。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去完成什麼事情的時候,總有奇奇怪怪的事層出不窮地冒出來讓我們分心。因爲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我們也沒辦法預知一些臨時出現的突發狀況……

解決這種非主觀的計劃延遲問題,只需要在我們的計劃中事先放入提前量即可。在制訂計劃的時候,預留出處理突變事件的時間,這樣在遇到意外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手忙腳亂,也不會讓計劃被嚴重耽擱。如果當天沒有突發事件,那麼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放鬆或者把後面的計劃提前完成。

不管是主觀意願導致的拖延,還是客觀被迫導致的延遲,在做好時間管理、擺脫拖延症之後,我們做事會更有效率。

在面對令我們反感的任務時,與其和它對抗,不如和它合作,對自己進行獎勵,加強自己的正面感受。比如你不喜歡寫年度總結,那麼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完成任務之後讓自己徹底放鬆去做喜歡的事,或者去買一個想要卻一直捨不得買的東西。這個方法調和了惰性思維和延遲滿足之間存在的矛盾,不僅能讓你擁有“我工作效率很高”的印象,也能讓你享受完成目標後的成就感。

戰勝恐懼和反感,就是克服拖延

加拿大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認爲,可能造成做事拖延的主因有四種: 對成功的信心不足、任務令人反感、注意力分散和衝動、目標和報酬太過遙遠。但只瞭解造成拖延的原因是不夠的,瞭解和行動是兩碼事。除非你明確意願、付諸行動去克服拖延心理,否則你早晚變成拖延症晚期患者。

渴望成功,懼怕失敗,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害怕開始,因爲恐懼結果。對這些人來說,一件事情的結果和自身能力密切相關,他們以此來衡量自我。我們拖延行動時,總是在想:如果我失敗怎麼辦?如果我做不好怎麼辦?別人發現我根本不是那麼厲害怎麼辦?結果很糟糕怎麼辦?也就是皮爾斯·斯蒂爾認爲的“成功信心不足”。

另一部分懼怕失敗的人是完美主義者。他們追求任何事都要“十全十美”,如果對結果的預料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他們就遲遲不會動手,他們的口頭禪是“還是晚一點兒再做,等我準備好了,我就一定會去做的”。對要求完美的人來說,如果結果不是他想要的,他寧可讓這件事不要發生,也不願意面對不符合期望值的結果。

對成功和完美的渴望,本該是激勵自己的動力,最終卻變成了行動的阻礙,對這樣的人來說,只有克服對失敗的恐懼,才能從拖延症中解放出來。

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熱情、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所以,與其事後自我安慰,倒不如事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反而比後悔和假想能讓你更接近真實的成功。

我們可以每天單獨抽出一點兒時間來進行自我心理暗示,讓它變成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這對戰勝恐懼心理很有幫助。如果你覺得很難說出“誇獎”自己的話,可以拿筆把鼓勵和肯定的句子寫下來:“我馬上就要行動”“我是個不害怕失敗的人”“我每天都在進行訓練,我能成功”“我有自信”等。形成這樣的思維和心態,你就不會再借着拖延逃避現實了。

還有一種拖延,是因爲目標任務令人反感。人活於世,不能隨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像我們常說的,當愛好變成養家餬口的職業,它就徹底變了味。我們每天都必須去做一些我們不愛做卻不得不做的事,這時我們往往選擇逃避。拖到不能再拖,然後硬着頭皮、帶着逆反心理去完成。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其中浪費了多少時間。

態度即結局,無論在準備做什麼事之前,都要明確態度,對於這件事我是否“願意”去做?如果你不願意,那麼瞭解再多也沒有用。“只要你願意”,是個很重要的句型,因爲它能讓你有目標,讓你堅持下去,讓方法奏效。只要你願意,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那麼,如何把不願意做的事情變成願意做的事情呢?俗語說,萬事開頭難。不管什麼事,只要我們着手去做了,後面就會變得輕鬆起來,包括主觀心理上的輕鬆,也包括客觀事實上的輕鬆。一旦去做了,我們就會意識到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道德經》裏寫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從點點滴滴開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這是從“開始做”爲發端的自然而然的過程。

作 者

韋秀英,哈佛教育研究學者,深諳“頭腦風暴”的理念和方法。知名圖書策劃人,策劃出版過《哈佛凌晨四點半》《卡耐基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等暢銷書。

好書推薦

《情商》

內容簡介

◆全球公認的權威概念

事業成功,20%靠智商,而80%大多依賴情商。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橫掃全球數百萬人、影響數代人的思維。本書從世界各領域成功人士去解析“情商”重要性。

◆成功人士的實踐經驗

美國《成功》雜誌報道的各領域成功人士中,他們的傳奇中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情商高”。

◆全新思維加實戰例證

本書依據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理論,例證了世界各領域精英的成功心得,總結出五個改變認知思維的實用方法。我們希望能在信息多變、網課雲集、高手集結、認知改變、思維突圍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打破“我已經很努力了卻仍舊不行”的怪圈。

◆暢銷書作家全新力作

作者韋秀英曾策劃出版過《哈佛凌晨四點半》《逆商》《誘導心理學》《盲點心理學》《情商》等暢銷書。她認爲,人生之路走的*遠的人,永遠都是那些洞悉了情商祕密的人。

◆適合各層次讀者閱讀

如今複雜的社會環境、複雜的人際關係、高壓力的職業追求幾乎成爲現代人的必須跨越的人生屏障。一個人的情商對自己的人生成功很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