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正在熱播中,僅僅四天,《大秦賦》的豆瓣評分就到了8.5分,可見觀衆對於該電視劇的認可,當然評分會隨着電視劇的播放發生變化,但至少開了個好頭,《大秦賦》講述了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攻滅六國,建立統一的國家,併成爲第一個皇帝的故事。

從故事劇情就可以知道,《大秦賦》是發生在戰國時期,但是在電視劇中,卻先有秦昭襄王攻滅西周,又有秦異人也就是秦莊襄王攻滅東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都知道周分爲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爲了春秋和戰國,評分這麼高的電視劇難道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嗎?

在這必須要講解一下週的歷史,以及在整個過程幾個混亂的過程,到底存在幾個“周”。

周王朝從武王伐紂之後建立,一直到周赧王去世,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周朝採用的是分封制,也就是將子孫後代或者有功的大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由這些諸侯國代爲統治,這也爲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混戰埋下了隱患。

如果說西周還能節制各個諸侯王,那麼到了東周時期,周天子的地位就一日不如一日,甚至還發生了兩週王並存,兩週公國並存的情況。

首先來看兩週王並存,這發生在東西周交替之際,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後,因爲廢立太子之事,引來了犬戎之禍,申侯聯合犬戎攻入鎬京,殺死周幽王,東周滅亡。

周幽王被殺後,這場禍亂的始作俑者申侯,又聯合繒、鄭、衛、晉等諸侯倒打一耙,殺向犬戎,並打敗犬戎,犬戎撤回了自己的老家,周幽王一死,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鄭、衛、晉等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爲王,是爲周平王。

周平王認爲鎬京已經不適合做都城,於是將都城東遷到洛邑,這就是東周的開始,但與此同時,有大臣趁亂搞事情,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餘臣爲王,史稱“攜王”,這樣周王朝出現了兩個周王,但由於宜臼本身是太子,符合周禮,絕大數諸侯國都只成爲周平王,這樣兩王並存21年後,晉文侯殺死了周攜王,結束了二王並立的局面。

這只是兩王並立,並沒有出現兩週並立,而到了周滅亡的時候,則出現了兩週並立,不過不是王朝,而是兩個周公國。

到了戰國後期,諸侯國越來越強大,而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相應的領土也只剩下了京畿附近的土地,週考王是殺死哥哥周思王即位,周思王是殺死周哀王即位,週考王擔心這一幕會重演,於是封其弟揭於王城,建周國,疆域爲瀍水以西、洛河以南,是爲西周桓公,形成一小諸侯國。

到了公元前367年周顯王時期,西周威公去世後,其少子姬根叛亂,趙成侯與韓國就扶持他於東部建立東周國,都鞏地(今河南鞏義)。周王畿分裂成西周國與東周國兩個小國,周王住在東周國。周赧王時,東周公不願供養周天子,周赧王只能依靠西周公,遷居王城。

秦國先後滅掉的西周和東周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周王朝,而是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兩個諸侯國了,只是有點特殊,他們的領土就是周王朝的京畿,名義上週天子還有京畿的領土,但實際上還要看兩個公國的臉色,周赧王在西周公國被秦滅以後去世,意味着周王朝已經滅亡。秦後滅的東周公國只不過是一個諸侯國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