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爲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光看這些名詞,也似乎充滿了安全感,它們能夠消逝子彈的衝擊動能,但並不能說絕對安全,這是人類目前能夠做出的防護裝備。

古往今來,有武器,自然就有防護器具,防彈衣其實就是由古代鎧甲演變而來,歷朝歷代都有其特色鎧甲,比如外形和材料的改變,但作用都是一致的,爲了保護戰士的身體。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制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皮甲是戰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從殷商使用到清朝。皮甲是從原始社會的動物皮上所得,大多是犀牛皮和象皮,一直到元朝時期,兩種動物數量變得稀少,這纔開始採用牛皮,但這樣的材料其實很難保存下來,所以現在我們能夠看到完整保存下來的盔甲是很少的,出土的大部分也只是零碎甲片。

或許大家認爲鐵甲比皮甲易於保存,但鐵製品其實也難以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完整保存,不過就防護性來說,鐵甲確實作用更大些。隨着冶金鍊銅術的發展,甚至還有了金甲和銅甲,但軍隊更多的還是裝備鐵甲,鐵甲片由塊鍊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能夠滿足上身、髀部、脛部等形狀的盔甲。當然防護的部位越多,那麼盔甲也就越重,畢竟鐵本身也足夠重了,全身盔甲能夠到達二三十公斤。

盔甲的材料大概便是這兩種,但盔甲的形狀可就多種多樣了,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先是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成用於軀幹部分的“上旅”和用於足部的“下旅”,這被稱爲“札甲”,後來便逐漸發展爲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顧名思義,這種盔甲的外表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魚鱗,排列規律,甚至每個鱗片還有一定的弧形,這樣便能夠與身體更好的貼合。

等到宋朝後,這會兒的盔甲又多了一種新的材料,棉花,因爲棉花在宋朝傳入了中國,以鐵抵鐵自然可以,不過以棉抵鐵也未嘗不可,厚厚的棉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衝冷武器的衝勁,甚至還能夠抵擋早期的火藥彈丸。一般棉花都被縫到鐵甲的內部,作爲內膽,雙重保障,不過也有全棉花做出的盔甲,在軍事作戰中自有其妙用。棉花作爲看盔甲,這我們尚且能夠理解,那麼紙做成的盔甲呢?

歷史上還真的有關於“紙甲”的記載,紙甲第一次出現在《新唐書》中,唐懿宗在位期間,河中節度使徐商“置備徵軍,凡千人,襞紙爲鎧,勁矢不能洞。”後來五代末時,淮南農民起義軍也曾使用過,到了宋朝,更是普遍。這裏的紙甲使用的紙可不一般,以楮樹皮或麻類爲原料的粗纖維紙,與絹布間隔相疊,累至三寸,用釘釘實。這樣的紙甲其實對於水軍有大用,防水防火,有較大的靈活變化,比鐵甲有時候好用得多。

另外,秦始皇陵中還挖出了石甲,古代工匠竟然能夠將隨處可見的石頭做成了甲片,也難怪能創造世界奇蹟——秦始皇陵,而且專家還認爲石甲還有一定的實戰價值。這批石甲採用青石材質,通過選材、切割、鑽孔、修整和編綴等工藝製作而成,當時流行的魚鱗甲和札甲也都有。對於沒有現代工藝的古人來說,一切天然之物都可以被拿來利用,比如青銅、藤、木、竹、骨、角,這些都能夠被製成盔甲,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