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國擁有漫長的封建歷史,先後湧現出數十個大一統王朝和上百個割據政權。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開國皇帝之中,其出身大多是前朝權貴或者部族領袖,很少有真正出身平民乃至賤民階層的。漢高祖劉邦起兵之前,畢竟也是個亭長,漢光武帝劉秀雖然早年在家種地,但他也是上過長安太學的人。說起來,知名度最高的“平民皇帝”,恐怕要屬明太祖朱元璋,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前蜀高祖王建也是一介平民出身,其生平事蹟與朱元璋頗爲相似。

▲前蜀高祖王建永陵地宮

王建,字光圖,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生於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在家中排行第八。王父是個老實本分的生意人,一直靠賣餅維持家中生計。王建認爲像父親那樣掙錢太過辛苦,於是他長大後成了一名無賴地痞,時常偷別人家的牛、驢等去市場賣錢,甚至還偷偷販賣私鹽,做着許多違法勾當,被街坊鄰居譏諷爲“賊王八”。王父去世後,王建因爲無錢購買葬地,只得四下搜尋,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塊無主之地,就拿來鋤頭挖掘,想要將父親的薄皮棺材葬在這裏。

▲前蜀高祖王建坐像

奇怪的是,王建將墓穴挖好後,卻怎麼也無法把亡父的棺材擺正。這時,剛好有一個道士路經此地,見狀大笑,用着不屑的口吻告訴王建:“此乃天子之穴,豈能讓汝等小民安葬於此?”王建本來就是個混混,平時就比較倔強,一聽道士嘲笑更是鐵了心要把父親葬在這裏。經過數日努力,他終於擺正棺材,將父親草草埋葬,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願。

▲古代牢獄(仿建)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王建長期幹那些非法勾當,自然不會逃過官府的眼睛,很快就被逮捕入獄。在獄中,一名獄卒偶然看見王建的面相,認爲他絕非普通人物,於是偷偷將他從監獄放走。之後,王建逃到武當山隱居,偶遇雲遊僧人處洪,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談論中途,處洪問王建:“子骨法甚貴,盍從軍自求豹變?”所謂的“豹變”即是從平庸化爲卓越,通常用來形容地位普通的人得到高升後身份變得高貴。王建聽了處洪的話後,認爲處洪的建議很好,假如自己一直躲在深山之中,那麼這輩子永遠也不會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唐代征戰場景壁畫

不久,王建找到好友晉暉,邀請他和自己一起到忠武軍從軍。進入行伍之後,由於他有勇有謀且驍勇善戰,王建很快就得到節度使杜審權的重視並被冊封爲列校,成爲“忠武八都”之一。之後,王建又投靠十軍觀軍容使田令孜,並拜其爲義父,還在叛軍起事時率兵救駕,被唐僖宗封爲壁州刺史,而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將帥遙領州鎮的情況。

▲唐昭宗李曄劇照

▲永陵博物館前蜀時期成都場景模型

王建雖然不是出生於王公貴族之家,但是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才能並不低於那些正統出身的皇家子嗣。王建在位期間大量提拔寒門子弟,同時大力興建水利工程、鼓勵發展農耕,讓當地百姓過上了幾十年安穩富裕的生活。從整體來說,王建確實稱得上是一位賢君。說來有趣,那些當初嘲笑挖苦王建的鄉鄰,恐怕永遠也想不到,當年那個地痞小流氓,也會有一日會黎民百姓操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