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廣欣

鑑定對象:《除暴》

上映日期:11月20日

“吳彥祖主演”是電影《除暴》的賣點之一。想想看阿祖已經多少年沒在華語電影裏露臉了?除去客串,他上一部主演的華語電影還是林嶺東導演的遺作、2016年的《沖天火》。《除暴》裏,阿祖演的還是超級大反派,不禁讓人想起16年前的《新警察故事》中那個笑起來天真又邪惡、把殺人當遊戲的大Boss阿Joe。

吳彥祖此次的角色張隼,確實處處可見Joe的影子:他們都擁有五六個固定同夥,在團隊裏有絕對的話事權;他們同樣智商高、行事張狂,喜歡挑釁警方;他們甚至有着相似的性格,殘忍、偏執又帶點孩子氣,讓人又怕又愛。不過,在《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的個人氣質能給阿Joe加分,但扮演《除暴》中的張隼卻並不成立。

細究起來,主要原因是這兩個角色貌似雷同,內核卻天差地別:一個是因父親虐待導致心理扭曲的中二少年,一個是爲了發財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孝順兒子。哪怕這幾年變老了、變糙了,但人們提到吳彥祖時想到的仍然是洋氣、帥哥、少年感這類標籤,甚至可以借用一個過氣流行語——“沒被生活欺負過的臉”。在粉絲看來,吳彥祖的字典裏就不該有“沉重”“不堪”“陰險”這類詞彙,所以他與Joe這個角色有着天然的契合:Joe本質上仍然是個孩子,只是父親的教育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殘忍和瘋狂,他以遊戲的方式理解世界,犯罪只爲獲得成就感和快感,而不是爲了錢。

張隼則複雜得多。他是一個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的小鎮青年,當時正值社會轉型期,張隼這個“梟雄”的出現,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他身上的複雜和曖昧,與吳彥祖陽光帥氣的個人標籤格格不入。

演員和角色始終需要某種契合度。王千源光是站在那,就讓人相信他是那種又軸又拼的幹警;吳彥祖無論怎麼用力,都很難讓人將他和上世紀90年代小鎮的悍匪聯繫起來。

演員如果想顛覆自己的既定形象,需要極大的苦功和一個非常好的劇本。阿祖或許足夠刻苦,但《除暴》的劇本卻拖了後腿:電影裏的張隼一時是以犯罪爲樂的惡棍,一時是深情的丈夫,最後十分鐘突然又變成一個孝子……劇本沒有解釋清楚張隼的行爲動因,光憑阿祖的氣質自然沒法把這個人物撐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