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夕书影

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活了30多年,第一次觉得陪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简直太太太累了!

最近这段日子,我一直在干“陪玩”这件事,而陪的对象就是我闺女,14个月大的娃。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真的不可能相信陪玩还能这么累。

以前看人家带娃玩真的很轻松,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看人吃豆腐牙快”。言归正传,看看都是些什么内容。

自从13个月会走路,这个小短腿就踏上了探索世界的征途。

明明外婆家的客厅很大,但是她偏要钻到犄角旮旯去玩,比如餐桌那边,又是桌子又是椅子,大人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碰伤。

目前额头一块青,右脸一块青,都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大人跟在后面都没用呀,来不及反应,她就撞上去了。

厨房也是她爱逛的地方,因为柜子多呀,每次都要把柜门打开看看,里面放了什么,一天要打开好几次。

如果大人不跟着,柜子一拉就会撞到头或者眼角,真的是一步都不敢离。

除了她的安全,柜子里物品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没办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告诉她,这个柜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个柜子里是什么。

碰到自己想上个卫生间,她也要跟着,当然并不是要看妈妈上厕所,而是想去卫生间探个险。

摸摸墙上挂的各种东西,玩玩那里洗脚脚坐的椅子,再玩一下自己的毛巾。我稍不注意,她就用毛巾擦地。太爱干净也不好呀!

离开卫生间的时候路过外婆的卧室,正好也看到了装着她尿不湿的盒子,趁着天好,一起拿到外面晒晒?

两个纸盒子里面的各种纸都被她翻出来晒了。然后还要趴在外婆的床上假装睡个觉。

其实家里买了安全围栏,我给她搞了个小乐园,里面也有一些玩具,一小部分是我买的,其他都是别人送的,但是孩子看不上呀。

手机充电器,数据线,耳机,衣撑,夹子,各种盆,扫把等各种家居用品都是她的心头好。

每次看见外婆扫地要抢着去扫,看见外公拖地她也要拖。

最夸张的是,她的眼睛简直就是放大镜,每天在家检查外公有没有把地拖干净,哪怕有个小黑点都要喊得唧唧哇哇,非要我们立刻处理。

好在外公很听话,每次都能及时处理,她很满意外公的工作态度。

她小的时候胆子特别小,告诉她铁树会戳人,她每次路过铁树都会让得远远的,现在大了点,还要主动用手去探探,连仙人掌都想摸一下。

还好她一次没有得逞,都被我制止了。否则满手的仙人掌的刺该咋办啊?

外公外婆喜欢养花,从小跟她说了,不要碰,就看看。所以每次路过花盆,小手摇摇,意思花花不能碰,我一转头,她已经弄断一根。问她谁干的,她说妈妈。

我的天那,这么小就会推卸责任。

我算了一笔账,自从她会走路,每天她有9个小时的时间需要陪玩陪吃,当然最主要的是陪玩。而上面只是日常陪玩的一部分,室内陪玩,还有室外陪玩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比如走得好好的,看见路上有个树叶,立刻蹲下来,或者说看见路边有碎石头,也要上去踩踩之类。根本不管路上有没有车,陪同的大人真的心都吊着,最怕她突然下蹲。

说实话我每天有无数次在崩溃的边缘,但是每次我的耐心快要没有的时候,就会想起李跃儿老师的话:

孩子顽皮好动,其实是在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这是人类天生的发展机制。孩子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用这种力量来发展自己,只要醒着,就会一刻不停地发展自己,每个孩子都会这样。家长不应该担心孩子的顽皮好动,如果一个孩子不再顽皮,那反而是应该担心的。

在心里默念完这段话之后,又跟打了鸡血一样继续陪玩。

我是在怀孕期间看的李跃儿老师的书《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李老师在书中强调,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如人类婴儿在2-6个月的时候通过嘴巴与身边的物质互动,促使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和工作,最终形成大脑早期的工作。

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的文章,我想看见孩子吃手我有可能会焦虑,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孩子吃手是不好的,需要制止。

而李老师却在文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制止孩子吃手,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最终孩子会很可怜,因为他们斗不过大人,只能自己发呆,也没其他事情干。

我们大人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安全卫生的牙胶,引导他们从吃手过渡到吃别的东西,他们只是用嘴来探索世界,并不是真正喜欢吃手,只是手是最方便的工具。

这点我有实验过,李老师说的很对。在我女儿刚会吃手手的时候,我就买了好几个牙胶,消毒之后给她抓着玩。

我从来不会跟她说,宝宝,你不要吃手,我按照李老师的方法,嘴上啥也不说,就默默把牙胶递给她,很神奇,孩子也不会哭闹,就接受了。目前14个多月,一直没有吃手的习惯。

同样的,孩子翻箱倒柜、调皮捣蛋也不是真的瞎捣乱。

李老师告诉我们,家是一个人最初工作的地方,孩子是在探索、在学习。比起其他的玩具,家长不如主动提供一些“工作材料”,比如扫把,抹布之类的。

光提供还不够,家长还要提供示范,还要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用。这样孩子才会得到满足。心情也会好,不会经常哭闹。

因为人类最先探索的物质恰恰是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在没有其他物质的情况下能存活下去。

所以也能理解了孩子不爱大人专门替她准备的玩具,而是喜爱家里的生活用品,这完全就是人的本能呀。

可能因为事先了解了她的这些动作背后的原因,我并不会限制她去探索,只是老母亲的体力跟不上!

但是不管如何,既然知道了他们这些动作背后的重要意义,再苦再累也要陪着玩下去,直到她真正掌握了这些既能,或者说她不再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了。

生活中处处充满学问,带孩子更是技术活。但是既然小家伙来到了我们的家庭,我们就有义务去爱他,无条件爱他,科学地爱他,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爱。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有吸引力的心灵》李跃儿《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等,这些育儿书籍都是很不错的,非常推荐家长们去阅读。

欢迎关注“乔夕书影”,我是一个女孩的妈妈,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妈妈,关注我,每日与您分享您所需要的教育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