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顏家文 通訊員 肖煥)“我房前種花、屋後種菜養雞鴨,周圍環境優美,城裏人都羨慕得很嘞,還是這裏好。”4日,家在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新大屋組的譚會想把父母接到城市享福,沒想到被父母一口回絕了。

之前,跟着女兒去城裏生活是曹運香兩口子的願望。近年來,果園鎮通過堅持探索垃圾分類減量“12345”果園模式、改農村戶廁“六到位”以及以點帶面的水體治理與管護,讓農村人居環境“顏值”越來越高,居民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每天生活在清爽潔淨的山水田園間,兩口子的願望早已有了變化。

清垃圾 清出潔淨村

“實行垃圾分類後,再也不愁垃圾往哪裏倒了,以前不是倒田邊路邊,就是燒掉埋掉,現在把垃圾分類後集中放到門口的兩個垃圾桶裏,垃圾有保潔員上門來收,屋裏屋外都乾淨。”談起垃圾處置的變化,果園鎮田漢村社倉組的村民蔣浩滔滔不絕。

果園鎮自2008年確立了“生態立鎮、文化強鎮”發展理念以來,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生態環保合作社,之後逐步探索出了垃圾分類處置的“12345”模式。在梯次推進垃圾分類減量治理工作中,通過構建“農戶—保潔員—環保合作社—鎮生態環保辦—鎮環委會”運行處置體系,緊緊圍繞垃圾分類和資源利用兩個核心目標開展垃圾分類減量治理,結合三級考覈情況,月月講評,季度排名,獎懲共存。引導農戶按照“四點減量”方式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同時發揮“五員作用”,致力於將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常態化、規範化、長效化。

據統計,果園鎮7個村(社區)建設了11個垃圾分揀中心,給農戶配發了15520個垃圾分類桶。2020年1至11月,全鎮低值及有害垃圾回收量470噸,整個鎮域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覆蓋率100%。

治污水 治出新風景

行走在果園鎮花果村張公塘片區,只見從河水到塘水都是清澈潔淨,水中的生態造景浮島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亮麗養眼。然而幾年前,這裏的農戶以生豬養殖爲致富產業,糞污外溢、生活污水直排,水葫蘆氾濫成災,每到夏天蚊蟲滋生,對羣衆的生產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爲此,果園鎮採用生態綠色理念開展小微水體治理,重點打造張公塘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張公塘片區以“一戶四池、生態綠島、水體治理”爲主要手段,通過三格、四格化糞池以及隔油池、沉澱池、生物製劑複合圍堰池的打造,將生活污水、糞污水、餐廚水等分類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在畜禽退養上,藉助長沙縣畜禽退養政策東風,農戶均已自願實現生豬退養。另外,花果村通過統籌整合果園鎮各類項目資源,開展“黨建+五零”示範組建設,打造美麗屋場。

“山清水秀,走出門就有風景,來這裏參觀拍照的人好多,家門口還有活幹能賺錢,這日子韻味。”談及花果村張公塘片區的改變,周邊的住戶李新耀指着家門口的張公塘笑着說道。

花果村張公塘小微水體示範片區的建成,不僅淨化了水質、美化了環境,還助推了產業發展。目前,該片區周邊發展花果蝦養殖1000多畝,每畝淨利潤可超6000元。同時,果園鎮還將花果蝦基地與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田漢文化園進行有效互動,發展了釣蝦、喫蝦、水果採摘等休閒產業,收到了“美化一片、發展一片”的效果。

改廁所 改出大方便

農村廁所改造改變的是千萬農戶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個別村民對改廁工作不重視也不理解,有的認爲廁所就是一個髒地方,不改更習慣;還有的認爲自己歲數大了,沒必要折騰。果園鎮通過各級各類會議、“村村響”、農民大課堂和鎮村幹部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宣傳改廁好處及改廁實施方案,充分調動農戶參與改廁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我們家建了新房子,又趕上了改廁免費的好政策,還是新標準建設的廁所,真的是太好了。”新明村黎家衝組村民龍容看着正在施工建設的纏繞玻璃鋼整體式三格化糞池,滿臉期待地說。

對於事關農村人居環境和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這項民生大事,果園鎮緊扣改廁目標任務,掛圖作戰,按照責任落實到位、資金保障到位、臺賬信息到位、羣衆發動到位、施工程序到位、質量驗收把關到位的“六到位”原則紮實有序地整鎮推進。截至目前,果園鎮共有7支改廁施工隊伍,無害化廁所普及率爲98.29%,已實現旱廁清零。

“我們要努力讓農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爲城裏人農村記憶中回得去的地方。”果園鎮負責人說道。近年來,果園鎮先後獲得了長沙市“垃圾分類示範鎮”和長沙市人居環境整治“五星級鄉鎮”、“國家衛生鄉鎮”等榮譽稱號,且在2020年長沙縣治廁治垃圾季度綜合考覈中連續排名第一,在描繪鄉村振興圖景的畫紙上,果園鎮生態宜居、產業興旺、人文和諧的美麗鄉村圖景正徐徐鋪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