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成功,自此西方嘲笑的有弹无枪成为历史。1967年,轰-6甲携带我国首颗实战型氢弹完成投放,在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一声巨响。一个比太阳还亮10000倍的巨大光球闪过,宣告中国又多了一种更强大的战略核威慑手段,当然更具战术应用前景的小型化研制也随之展开。

轰-6甲空投核弹

回到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直接掉入冰点,双方从开始的意识形态领域争论,逐渐发展到边境对峙的危险举动中。包括珍宝岛这样的小规模军事冲突,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擦枪走火,而且冲突中以T-62坦克为代表的苏联装甲洪流,更是让中国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打坦克流潮。当时装备的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完成对其无效,现实威胁下开始反坦克武器攻关,包括69式火箭筒(新40火)、红箭-73等陆续成型。

不过以当时苏联驻亚洲区域陆军力量,装备了超过1.4万辆各式坦克,其中更有三分之二部署于中苏边界。这种规模的坦克集群单靠地面力量显示有心无力,于是开始了空基战术核力量的改进工作,也就是曾经的梦幻组合——强-5甲挂载“狂飙一号”核炸弹,据称主要用于对苏军装甲集群进行有去无回的单程核突击。

薄弱的地面反坦克
最为经典的强-5

大家知道轰-6甚至轰-5都承担过核弹空投任务,以轰-6这样的大家伙而言以一枚200-300万吨爆炸当量氢为例,重约4吨左右完全在常规载弹范围。以这种威力真的投到苏联装甲部队头上,产生的打击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但问题是面对苏联体系对抗下的防御阵容,这种飞的慢大飞机完全无法接近。因为此时中国空军已经意识到随着野战防空及地面雷达网的进步,传统中高空进入、俯冲轰炸在野战防空和前线战斗机面前形同裸奔。

在此背景下只能采用超低空进入,以降低飞行高度避开雷达网探测和战斗机的拦截,然后尽量压缩野战防空系统发现并拦截半径。事实上就形成了低空进入,外加超音速突袭的最佳突防模式,然后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12M的强-5开始了改装。此时给予改装后强-5甲的任务,是在北方边界以超低空突防方式,攻击苏联各集群位于二线的兵力与装备集结地或其他重要节点。

以下图为示例,为达到尽量压缩对方发现及拦截概率,最大作战半径只有600公里的强-5,不得不采用最耗油的低空飞行方式。 如此一来,实际作战半径能不能达到600公里不得而知,因此以这种方式核突击在反应过来的对手面前基本没有回航可能。

强-5甲超低空核突击

1970年4月,空军、三机部和核工业部开始和厂方商讨强-5甲核弹载机方案,并最终确定了甩投改型。对强-5甲机身下部弹舱去掉舱门,然后形成一个半埋式弹舱,加挂一枚已经小型化的氢弹—— " 狂飙一号 "。为避免核爆强光损害飞行员眼睛,还设计了座舱遮光罩,同时基于超低空飞行带来的油耗,还增加了燃油携带量以增大有限航程。

1970年8月1日,强-5甲首飞成功,接下来多次测试后于1972年1月7日,强-5甲顺利完成甩投氢弹任务。按规定做完一系列动作,然后甩投氢弹离机并准时准点起爆,同时飞机安全返场。当然在此期间也曾有过失败,1971年7月1日,首次甩投氢弹试验曾因挂架原因未能投放成功,最后选择了挂实弹成功着陆。

“狂飙一号”核炸弹
“狂飙一号”核炸弹

强-5甲的出现,为空军提供了一种战术核攻击新手段,战术氢弹爆炸当量在10万吨级以下(也有说法当时携带核弹是8千吨当量)。不管怎么说,大威力核弹在对抗坦克集群时能起到很大的实际意义,只不过实战操作中还存在几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它的入役。

强-5缺乏高精对地攻击导航设备,特别是在执行低空长途飞行任务时,可能误差会比较大。同时由于作战半径严重不足,改装后的强-5甲最多也就500-600公里,还要求采用地形匹配系统以规避苏联防空武器,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相当不现实。最后采用的上仰甩投方式来看,飞行员在低空进入目标区后要猛拉机头,以近垂直大角度爬升并将核弹抛出,然后完成投弹的强-5甲开始转弯加速撤离。这个时间相当短也就几十秒,核弹在甩脱之后以弧线朝目标飞去并在400多米空中起爆,这个时间差之内飞行员一定要驾驶飞机飞的足够远要不然难逃冲击波的袭击。

强5甲携带狂飙一号
F-100C携带核弹采用甩投

当年的目标如果双方战事开启,强-5甲将携带核弹直飞苏联后贝加尔地区战略地带,以及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和重兵集结地。当然,由于这些目标很多距离都超过强-5甲作战半径,有去无回成为共识也就有了一个绰号“西伯利亚单程快车”。强-5甲虽然投弹成功但成绩并没有批量生产,也许有着上述诸多原因,强-5甲核战机于1979年3月下马,已改装的6架拆除核弹投放装置后回原单位部队继续服役。

远去的“狂飙一号”
远去的“狂飙一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