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普魯士之於德意志,好比遼東之於滿清。

在古時歐洲,德意志可以是一個語言或種族概念,也可以是地理概念,但卻不能成爲國家概念,這和如今一提起德意志首先聯想到德國有很大不同。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德意志地區都處於分裂或被別國控制的狀態。

就如德國統一之前,歌德所說的那樣:“我們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一塊地方讓我們堅定地認爲這裏是德國。如果在維也納這樣問,得到的答案是奧地利;如果在柏林這樣問,答案會是普魯士”。

古時邦國林立的德意志地區

如果說,建立完整而強大的德意志國家,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以來的夢想,那麼東普魯士就是這個夢想的起點。

大概在13世紀,宗教組織條頓騎士團(日耳曼分支)征服普魯士地區並建立國家。到了15世紀,騎士團國與波蘭爆發戰爭,條頓騎士團戰敗,被迫割讓包括但澤等地在內的西普魯士,殘餘的東普魯士也被迫效忠波蘭,改稱“普魯士公國”。

由此看出,此時的東普魯士,已和其他德意志地區處於分離狀態。

條頓騎士團

然而繼承了條頓軍事傳統的普魯士公國軍隊,仍然是支紀律嚴明、戰力強大的勁旅。到18世紀初,普魯士公國(東普)迎來重大機遇,因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神羅帝國實際控制者)宣戰法國,普魯士公國被升格爲王國。

之後經歷數代人努力,特別是腓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重新崛起,通過一系列軍事勝利以及攜手俄奧瓜分波蘭,拿回故地西普魯士,成爲神聖羅馬帝國境內與奧地利齊頭並進的兩大邦國。

腓特烈大帝

到俾斯麥掌政期間,在擊敗主要對手奧地利和法國後,德意志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於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

追求無止境,帝國的理想是更加強大。但是資源有限,想多喫多佔就得先按住對手。

20世紀初的歐洲,分爲兩大陣營,一是德奧,另一方是英法俄,爲爭奪利益互有不服。既然談不攏,那就組團打一架。結果是德奧陣營戰敗,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

爲從根本上消除德國的威脅,英法等國下手也很重,光賠償鉅款不夠,還得割地。

位於東普魯士和德國主體之間的部分,被割讓給波蘭,並將波羅的海出海口的格但斯克港,劃爲國際共管的“但澤自由市”。這塊寬達80公里的割讓地,後被稱作“波蘭走廊”,其目的就是令東普成爲飛地,以削弱德國。

雖然此時東普魯士仍屬德國,但故地被人爲分離,無疑激起德國的屈辱和憤怒,而波蘭首當其衝被當作了仇恨的載體。

波蘭走廊

1939年,不止是波蘭走廊,整個波蘭都不幸淪爲納粹德國的戰利品。

引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說辭:“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多行不義的納粹最終覆滅,並牽連國家再次遭到厄運,這一次東普魯士徹底離開了德意志。

東普魯士北部被併入蘇聯,首府柯尼斯堡被改名爲加里寧格勒,對於這塊新得到的土地,沿襲了俄國時代的做法:原居此地的德國人被驅逐或發配到勞動營,從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遷入大批人口。

這種“奪地換人”的方法成效顯著且屢試不爽,加里寧格勒迅速穩定下來。

東普魯士南部則劃入波蘭,成爲瓦爾米亞—馬祖裏省。

至於東普沿波羅的海的梅梅爾地區(克萊佩達),早由《凡爾賽和約》劃給立陶宛。

至此,東普魯士被一分爲三,由蘇聯、波蘭和立陶宛分踞。那麼每家分到多少呢?不妨做個簡單計算。

東普魯士在1905年時,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南部2.4萬平方公里成爲波蘭的馬祖爾省,其餘部分由蘇聯所佔(包括立陶宛克萊佩達地區)。

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德國似乎“忘了”這片故土,即使在1990年兩德統一時,仍然宣稱“德意志領土均已迴歸”,並未對東普魯士提出領土要求。這又是爲什麼?

當時的東普魯士早已“地是人非”,德意志人口基礎蕩然無存,且該地已被蘇波佔據日久,提出索求除了引發糾紛,不會有任何結果。土地被視爲國家寶貴資源,喫進去的豈會輕易吐出?

更關鍵的,作爲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兩德統一本就引起周邊國家的不安,如果這個節骨眼再提出追回東普,恐怕連兩德統一都會遭到阻撓。

因此,放棄東普魯士,是當時德國唯一且明智的抉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