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详细一点的王朝表中,将北朝分为了5个政权,分别是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其中写到西魏的建立者是元宝炬,东魏的建立者是元亶。这对历史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会产生巨大的误解,认为北周是宇文泰推翻了西魏的建立的,北齐是高洋推翻东魏而建立的。

但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523年,北魏发生了六镇之乱,此后六镇地区的将领坐大。528年,六镇首领尔朱荣发动了“河阴之变”,杀灵太后和幼帝元钊,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从此开始,北魏政王朝也就是名存实亡了。

不过孝庄帝并不甘心做傀儡。530年,孝庄帝下诏让尔朱荣进京,乘机将其杀死。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听到消息后,就带领军队攻陷了洛阳,杀了孝庄帝。尔朱氏还在洛阳大肆屠杀,无恶不作,引起了百姓的怨恨。

这时候,同是六镇将领的晋州刺史高欢起兵,消灭了尔朱氏的势力,控制朝政,北魏先后出现了元晔、元恭、元朗三位傀儡皇帝。532年,高欢又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是元修不想当高欢的傀儡,于是在534年投奔了长安的宇文泰。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河北临漳)。在迁都过程中,洛阳的40万户居民也被迁徙到了邺城,洛阳也就是被毁于一旦。历史上,人们就将534年高欢迁都作为北魏灭亡和东魏建立的标志。第二年,宇文泰也毒死了元修,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历史上就将此政权称为“西魏”。

阅读了历史才发现,元宝炬和元善见根本就不是西魏和东魏的建立者,他们不过是傀儡罢了。西魏和东魏的真正建立者是宇文泰和高欢。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直接禅魏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西魏方面,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废西魏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西魏和东魏,都是名存实亡的政权。从东魏到北齐,其大权一直掌握在高氏家族手中,西魏到北周的大权也掌握在宇文氏的手中。因此,从东魏到北齐根本不算改朝换代,只是换了个国号,西魏到北周也是如此。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完全可以将东魏北齐看做是一个朝代,西魏和北周同样如此。

由于西魏和东魏时期,国号还没有正式改过来,我们可以姓氏来代替国号作为王朝的称呼。如西魏到北周,我们可以称之为“宇文朝”,从东魏到北齐,我们可以称之为“高朝”。这种以姓氏作为王朝作为王朝称呼的现象在中国几乎没有,但是在朝鲜和越南就十分普遍,如朝鲜有李朝,而越南有黎朝、胡朝、阮朝等都是姓氏转来。

实际上,中国在某些特殊的王朝上也会将姓氏用上。例如三国时期的魏国名义上是220年曹丕称帝建立的,但是实际上却是曹操建立的。于是,人们就用曹魏这个词,就可以将曹操的历史的概括进入。再比如,刘裕建立的宋朝和后来的两宋同名,人们就用“刘宋”这个称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