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奇妙,每個人都會面臨無數次抉擇,每一次的抉擇都可能改變人生,原本走向人生巔峯的軌跡,硬生生被自己給扭轉,調頭走向了人生谷底。這類人在歷史上有很多,今天要講的這位就是其中之一。

1893年出生的韓浚是湖北人,原本有機會成爲湖北第二位開國元帥或第三位開國大將。秋收起義時,韓浚任副總指揮,這一革命起點就超過了絕大多數開國元帥,同一時期的陳賡是營長,粟裕還只是個班長。

韓浚出生於貧困家庭,家中世代務農,以耕讀爲生。戰亂時期,國家動盪,好男兒都投身革命事業去了,韓浚也不例外,1924年經鄧演達推薦,同年五月成爲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與徐向前、陳賡、左權等人是同學。

作爲第一批黃埔軍校優秀學生,韓浚表現十分優異,他和徐向前不一樣,一個被老蔣看好,一個被老蔣不看好,咱們未來的開國元帥是後者,最後卻讓老蔣腸子都悔青了。

此時的黃埔軍校學生是可以自由加入兩黨的,韓浚在讀書期間就選擇加入了共產黨。畢業後,韓浚先後擔任了第一期和第三期上尉區的隊長、第四期步兵團第四連連長等職務,還參加兩次東征戰役。

1925年10月,韓浚前往蘇聯紅軍大學學習,回來後就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中校營長,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參謀長,參加了平叛戰鬥,這一路上晉升可謂是順風又順水,擋都擋不住。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韓浚帶領警衛團與起義部隊匯合,但是造化弄人,韓浚還沒趕到南昌,起義就結束了。南昌起義失敗,部隊被打散,一部分去了廣東,一部分去了湘贛邊。進退兩難的韓浚只能跟隨同爲黨員的團長盧德銘去了武漢。

同一年,八七會議在武漢召開,大會決定在羣衆基礎較好的地區展開秋收起義計劃,按照大會指示,盧德銘被任命爲起義總指揮,韓浚爲起義副總指揮。與南昌起義一樣,秋收起義同樣失敗了,總指揮盧德銘犧牲,副總指揮韓浚在去江西的路上與當地民團交火,不幸被捕,落入國民黨手裏。

早在黃埔軍校讀書和任職時期,韓浚多多少少與國民黨官員有所接觸,再加上蔣校長很欣賞他,所以被捕沒多久就被釋放了。被釋放的韓浚正式脫離了組織,經不住國民黨的誘惑,倒戈成了叛徒。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難當頭,兩黨一致對外,韓浚率領部隊參加了大大小小多次會戰,爲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日本投降後,老蔣又一手策劃了內戰,單方面撕毀重慶談判協議,挑起了爲期四年多的解放戰爭。

作爲曾經的共產黨人士,韓浚的內心對內戰是極爲抗拒的,但是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即使他拒絕帶兵出戰,最後也拗不過軍令如山。在與解放軍作戰時,韓浚的內心是十分複雜的,往往會猶豫不決,以至於輸多勝少。

1947年萊蕪戰役打響,解放軍歷經63個小時,以傷亡6000餘人的代價俘虜四萬多人,擊斃擊傷兩萬餘人,解放了13座縣城,粉碎了國民黨南北夾擊的計劃,直接穩固了山東解放區。此戰,韓浚所率領的73軍傷亡慘重,自己也被俘虜。

韓浚被俘後,關押在解放軍軍官訓練團改造,後又轉移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與其他國民黨軍官一起接受改造。1955年授銜,曾經一起與韓浚參加秋收起義的那些部下出了很多上將、中將,其中當年還是連黨代表的羅榮桓成爲了開國元帥,連文書的譚政成了開國大將,就連普通戰士的陳士榘都成爲了開國上將,可見造化弄人。

試想一下,如果秋收起義後,韓浚沒有投敵,以他副總指揮的級別在後續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所戰績的話,保底也是大將起步,元帥也不無可能。

韓浚在戰犯管理所改造期間,積極學習,配合工作,努力改造,終於在1961年獲得特赦。十四年後重新獲得自由,韓浚回到湖北武漢,在那裏擔任文史資料研究會會員,著有多本關於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著作,爲中國研究近代歷史做了很大的貢獻。

1989年,韓浚去世,享年96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