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牀上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哪一類都不差,都有一定的適宜人羣。但有一種降壓藥,經常因其副作用而被詬病,那就是普利類降壓藥。後臺也經常有人留言,“喫普利類降壓藥出現乾咳怎麼辦?”帶着這個問題,王藥師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普利類降壓藥及其副作用。

說起這類藥物,就不得不說說我們人體重要的體液系統,那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它是由腎素、血管緊張素及其受體構成的,在心血管活動和水-電解質平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普利類降壓藥,即ACEI類降壓藥,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降低循環系統和血管組織RAS活性,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同時升高緩激肽水平,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也能改善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

在臨牀上,普利類藥物被廣泛引用於高血壓、心力衰竭、冠心病、腎臟疾病、頸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普利類藥物是一線降壓藥物,除卡託普利是短效藥物外,貝那普利、賴諾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大部分藥物都是長效藥物,每天服用一次即可,用藥依從性也較好,但它的副作用也逐漸被發現。

一、乾咳

乾咳是普利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多見於用藥的初期,發病率接近20%。尤其是東亞人羣,發生率更高,所以此類藥物在中、日、韓等國家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乾咳與服用ACEI類藥物後緩激肽增多、P物質增加和刺激迷走C纖維有關,並且多發生於夜間,平臥時會加重,尤其是非吸菸者和婦女。

在此,我們要解決一下,粉絲在後臺諮詢的問題!喫普利類藥物,出現乾咳,到底應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在用藥的初期,這種症狀都比較輕,也可以耐受,所以患者可以堅持用藥。如果繼續用藥後,症狀並沒有緩解,或者出現加重的情況,這時可以諮詢醫師。症狀較重的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或者鐵劑來減少ACEI引起的乾咳,而對於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更換爲沙坦類藥物,與普利類降壓藥的作用機制相似,但很少會引起乾咳。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乾咳的副作用與普利類藥物劑量無關,所以患者想通過減少藥物劑量而避免副作用是不可取的。

二、首劑低血壓

對於老年人,服用利尿劑、低血容量或者心力衰竭,在服用普利類藥物時,容易出現首劑低血壓的情況,所以這類患者可以暫停或減少利尿劑劑量,並且從普利類藥物的小劑量開始服用,並及時監測血壓。

三、高血鉀

長期服用普利類藥物,很可能會造成血鉀升高,所以一定要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當血鉀升高到6.0mmol/L或者血肌酐增加超過50%時,應當停用普利類藥物。對於心衰需要合用螺內酯的情況,一定要密切監測血鉀,必要時減少普利類藥物的劑量。

四、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發生率不高,但是危害很大。所以出現這種副作用時,要及時諮詢醫生,必要時停藥或者更改爲其他降壓藥。

普利類藥物在降壓的同時,不增加心率,不產生直立性低血壓,能調節血脂,還能改善左心室功能,保護腎功能,所以一直是降壓藥的一線藥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