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野間的美味|老人說:“這野菜冬季食用既可口又暖身,喫了熱一冬,不喫冷一冬”

初冬,蕭條的大地上仍長着許多枯敗的野草,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頑強的胡聾子竟從荒蕪的草叢中或腐爛的草堆裏冒出來,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胡聾子不是一個人,是我們這對胡蔥的別稱,之所以姓“胡”,那是因它來自外地,我查過有關資料,它最初來自西域,從“胡”字便可知道它並非本土植物,至於叫“聾子”,聽老人說那是因爲喫太多容易引起耳鳴,不過,這只是一種傳說而已,反正我是不信的,因爲喫了那麼多,也不見有人耳聾。

在冬日的陽光下,胡蔥從草堆裏伸出柔弱的懶腰,彷彿在等待着人們的親近和發現。胡蔥多生長在南方,葉子碧綠,根莖雪白,只有冬季纔有,野生胡蔥,相比本地家家戶戶所種植的蔥,個頭差不多,卻顯得粗糙些,姿態也不那麼青蔥,根鬚倒是白,卻沒蔥根那麼多、那麼細。

胡蔥是一種宿根草本植物,對於山裏人來說,不過是山間的一種野草,但蔥香濃郁,口感極美。早年間物資生活尚不充裕的年代,胡蔥是不可多得的菜餚,每到胡蔥長出之際,農婦和孩子們都會揹着揹簍拿着小鋤頭穿梭在山野田間,農婦們挖胡蔥,孩子們嬉鬧玩耍,晚間回家,就可以做一個胡蔥炒雞蛋了,至今還是本土的一道經典菜餚,非常下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喫野菜成爲一種時尚,如今的胡蔥也被城裏人視作山野珍寶了,一些山裏人便也漸漸地懂得了城裏人的喜好,到了胡蔥生長的季節,他們會鑽進野地裏挖些胡蔥,然後,揹着挖來的胡蔥到各處菜市場去賣。

關於喫胡蔥,有句俗話說:“冬至隔夜喫胡蔥煮豆腐,有喫喫一夜,無喫凍一夜,喫了熱一冬,不喫冷一冬。”胡蔥屬冬令蔬菜,豆腐是老百姓家常小菜,既便宜又實惠,胡蔥與豆腐含熱量高,冬季食用,實在是既可口又暖身,對於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來說,老百姓能喫上一碗“胡蔥煮豆腐”那是非常奢侈了!

說起胡蔥煮豆腐,民間還流傳這樣一個傳說:據說明太祖定都南京後,命劉基負責營造皇城,因劉基不願與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衆貪官的聯名誣告,說他貪污銀兩,朱元璋大怒,即命劉基將賬本呈上備查,劉基便於冬至這天,左手提賬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見君。朱元璋好奇地揭開瓦罐,見是滿罐的胡蔥煮豆腐,再抬頭看劉基神色莊重,一身正氣,才醒悟自己錯怪了忠良。於是便自我解嘲道:“胡蔥煮豆腐,一清二白”。打這以後每逢冬至,民間家家戶戶就喫起胡蔥煮豆腐來。由此可見,胡蔥在我國食用歷史悠久。

我很喜歡採挖胡蔥,那股香味極其迷人,只要將胡蔥在手裏微微一撮,你的手上就會瀰漫出一陣陣的香氣來,即使清洗幾次後,手上仍是餘香縷縷。胡蔥也可生喫,不過要有些勇氣,往往生喫一顆,便可能半天都喘不過氣來,且整日嘴裏鼻間都是蔥味。

印象中,胡蔥炒蛋尤其是炒臘肉,那簡直就是人間極品,比用蔥炒更香,只是當年喫蛋或喫肉,逢年過節纔會有。不過如今想來,喫胡蔥,喫的是它的嫩、脆、香,喫的是兒時上山挖胡蔥的一種情懷,更是一輩輩人忘不了也抹不去的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