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開幕,在當天的大會中,與會代表聽取並審議通過了《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工作報告》和《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章程》,選舉產生市文聯第八屆領導機構。

新時代的銀川,給藝術家提供了湧流的創作源泉,創作出了很多無愧於這座城市與這個時代的優秀作品。據統計,2014年以來,銀川市文藝界獲國家級獎項、全國性獎項、入展全國性展覽、被全國性刊物及選本刊發、轉載的文藝作品累計達300餘項。

銀川市作協趙華的科幻小說《大漠尋星人》獲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同時,趙華還是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養家之人》特邀中文版小說作家。他的作品充滿愛與人性的溫暖,被譽爲“最溫情的科幻作家”。郭文斌、阿舍、唐榮堯、田鑫、劉漢斌等30餘人筆耕不輟,創作、出版了《寫意寧夏》《托爾斯泰的鬍子》《賀蘭山》《草木和恩典》《大地知道誰來過》等有影響的著作;在《新華文摘》《收穫》《人民文學》《十月》《小說月報》《散文選刊》《詩刊》《文藝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30餘篇;阿舍作品《我不知道我是誰》獲第十三屆“十月文學獎”;劉漢斌的《草木和恩典》、田鑫的《大地知道誰來過》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戲劇、舞蹈、音樂、曲藝、雜技工作者捧回多個獎項。柳萍、李小雄等主演的秦腔劇《花兒聲聲》《王貴與李香香》分別榮膺中宣部第十三屆和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李小雄主演秦腔《狗兒爺涅槃》獲第十五屆文華表演獎;韋小兵獲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舞蹈《金沙夢》獲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銅獎;舞蹈《嚮往》入圍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終評;舞蹈《公婆戲》入圍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終評。音樂《守在村口的娘》入圍第十八屆全國羣星獎決賽;雜技節目《春臨塞上——高車踢碗》入圍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終評;雜技劇《岩石上的太陽》獲第四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寧夏坐唱《請你回家做一回回客》、弦鼓說唱《選舉》《有女好好嫁》在第六、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中獲獎;寧夏坐唱《鄉土鄉音好味道》入選第九屆中國曲藝節展演。

銀川市書協範彥奎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陳國鴻、劉銀安、範彥奎、屈子強作品入選全國第十一、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市美協羅貴榮作品《時間時間》獲全國第十三屆美展提名獎;孫全義、何立宏、周斌、朱彪、安靜波、張璟、曹自傑、張啓蘭、陳博、朱華、卯芳作品入選全國第十二、十三屆美展。市攝協王正明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十六屆攝影藝術展。

此外,有舞劇《不到長城非好漢》、雜技劇《岩石上的太陽》、弦鼓說唱《選舉》、國畫《絲路漫出花兒情》等16部作品入選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在傳承與創新中積極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

在文化傳播媒介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銀川的作家們注重融合創新,開闢新的文藝創作之路,作家郭文斌在堅持創作的同時,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受聘央視大型文化欄目《記住鄉愁》文字統籌,擴大了銀川知名度;作家唐榮堯受邀擔任央視大型紀錄片《神祕的西夏》《六盤山》的總編劇,收穫了影視關注度,形成文學作品的二度傳播,爲新時代文藝精品創作和提高銀川文化軟實力作出了新探索。

《黃河文學》是銀川市唯一公開發行的文學期刊,副主編計虹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黃河文學》刊發作品的選載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全國影響力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有50餘篇作品被《新華文摘》《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讀者》《小說選刊》等全國性選刊及年選本選載,尤其是散文轉載率在全國同類同級期刊中名列前茅。刊發作品還獲得過小說選刊年度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文學獎、年度華語最佳散文獎等全國性獎項。

文藝品牌對精品文藝創作具有引領作用,更能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2020年,由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承辦的“中國少數民族迎春大聯歡”電視文藝晚會又一次榮獲最佳舞蹈節目最佳語言節目、最佳演唱、最佳舞美、最佳節目創意等獎項,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將“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美好心聲傳得更遠更生動。

近年來,銀川市委市政府積極完善文化藝術創作生產引導激勵機制,推出了廣受文藝家歡迎的《銀川市重點文藝項目扶持辦法》《銀川市獲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獎項文藝作品獎勵辦法》《銀川市“賀蘭山文藝獎”評獎辦法》(簡稱“三個辦法”),爲打造梯次接續、富於創造活力的“文藝銀軍”提供了強大的機制保障。據瞭解,6年來,市政府先後投入450餘萬元用於市文聯文藝創作和文藝活動的扶持獎勵。(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