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這樣一說:拿3億美元研發核武器,可能連聲響都聽不到,但要拿同樣的錢去製造生化武器,這便足夠摧毀全世界。生化武器廉價而破壞力無窮,曾一度受到世界各國瘋狂追捧。1971年9月28日的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包括美、蘇、英在內的12個國家提出簽訂一份限制生化武器的條約;次年4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誕生。

然而,這並非意味着生化武器就此淡出了人類歷史舞臺,它只不過提醒各國,不能再明目張膽地耍流氓了。各國對生化武器的研發披上了各不相同的外衣,大夥兒心照不宣。正因如此,在偷偷摸摸發展生化武器的過程中,人們曾付出過不少代價。

1979年4月的一天,蘇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的一家醫院迎來了幾名症狀特殊的病人。值班醫生瑪格麗塔·伊莉科見多識廣,經過診斷後認爲這些患者是得了肺炎;由於程度比較嚴重,因此症狀看上去與普通肺炎有些差別。這些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獲得了好轉,眼看隔天就能出院了,誰料只隔了一夜,3名患者中就有2人逝世,剩下的那位全身都長滿水泡,嘴巴鼻子一齊往外流黏糊糊的黃水,整個人氣息奄奄,眼看也撐不了多久了。這3起病例引起了院方高度重視,專家們根據症狀判斷,認爲醫生給的處方沒問題。難道是藥物過敏?正當院方困惑不已時,整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亂作一團,多家醫院同時傳出了相同的噩耗。剎那間,一股恐怖的氣氛將整座城市籠罩起來。

更可怕的是,這種怪病似乎無解,即便專家做了諸多努力,但幾天後,不成人形的遺體還是堆滿了醫院的停屍房,病房裏也滿是患者在苟延殘喘。驚慌失措的市民沒有心情外出,甚至都不敢去上班了。媒體也跟風造勢,稱黑死病在19世紀末期就被人類消滅,但如今“死神”又回來復仇了。既然從患者身上找不出問題所在,政府便成立了專家小組,旨在從源頭解決問題。

在調查的過程中,有人發現了一種有趣的狀況:調查人員試圖從病患身邊尋找問題的根源,便將病患按照居住地點標記在了地圖上。雖然這並沒有直接指明出路,但調查人員發現,絕大多數病患十分規則地聚集在一塊狹長的區域中。在對各種可能的因素一一排查後,人們最終將嫌疑定在了這塊區域北部的一座化工廠上。這會兒輪到專家納悶了:雖說工業廢氣對人體有害,但也不至於毒成這樣啊!正當調查組準備展開進一步調查時,他們遭受了巨大阻力。

衆所周知,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是蘇聯的工業重鎮,其中密佈各大工廠和企業。蘇聯工業立國,這些資產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蘇聯政府常年派軍隊駐守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大型工廠附近,對百姓而言,這種情況早已見怪不怪了。然而倘若細看我們仍能發現端倪:調查人員盯上的那座工廠附近駐紮着規模相當的蘇軍部隊,緊挨着它的另一座工廠更誇張——兩個裝甲師將整座工廠都嚴嚴實實地圍了起來,官兵全天候巡邏,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這下大夥兒就都看出來了:這些“工廠”裏肯定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祕密,至少其中一部分是羞於告人的。

眼看調查有了重大突破,正在這個關頭,克格勃出手了。特工們控制了知情者,快速“處理”掉了患者遺體,將相關資料盡數沒收。在克格勃雷厲風行的一番操作過後,官方很快就給出了答覆: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事件實質上是一起惡性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一批發往該市的肉製品遭到細菌污染,市民喫下後中毒身亡。不僅如此,蘇聯隨後還向國際社會出示了相關“證據”,在被精心修改過的照片中,死者乍看還真像蘇聯官方所說的那樣,看上去很具說服力。然而,事情恐怕遠沒有這麼簡單。

1979年4月4日,在對一名37歲死亡病患的遺體進行解剖後,醫生們感到十分後怕。其中有位名叫費娜的女醫生私下對自己的學生說:“這顯然就是炭疽熱。”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種令人防不勝防的暗殺方式在上世紀風靡一時:某位實權大佬於某天收到一封來信,信件來歷不明,大佬遂決定拆開信看個究竟。然而在抽出信紙的一瞬間,一些白色或是淡黃的粉末被帶出,而信紙上空無一字。大佬覺得自己被耍了,生氣地把信扔進垃圾桶裏,他卻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幾天後,這位實權人物離奇身亡,死狀慘不忍睹。

這種手法的關鍵就在於那種淺色粉末,即被烘乾的、經過充分發酵的炭疽桿菌。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細菌,由它引發的急性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爲1~5天,患者初期的症狀與普通肺炎沒啥區別,而經過治療後,患者病情也會呈現出好轉跡象。然而就在人們放鬆警惕的時候,患者症狀會突然急速惡化,由炭疽引起的敗血症、惡性水腫、腦膜炎、急性腸胃炎等一種或多種併發症會迅速摧毀人的生理,通常情況下,病人撐不過5天便一命嗚呼。即便在感染初期就接受有效治療,其致死率仍高達50%以上;退一步講,即便人沒有吸入炭疽桿菌,但只要皮膚觸碰,也有20%的可能因引發的皮膚病身亡——相比之下,今年折騰得死去活來的新冠病毒還算比較“溫和”了。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的那場災難,正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專家們懷疑的那座由軍隊嚴密把守的工廠,實際上是一處進行生化武器研究的祕密基地。工廠中有許多供炭疽桿菌繁殖發酵的容器,這些容器有着十分嚴謹的密封和檢查程序,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出岔子的。然而炭疽桿菌在經過充分發酵後需要被烘乾,烘乾機上原本有一層過濾網,事發當天,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時發現其中一臺烘乾機的過濾網有堵塞,便將網取下清洗。然而由於疏忽,他忘記將這件事寫進操作記錄了。接班的同事對此毫不知情,在沒有過濾網的情況下打開了機器。

這樣一來,烘乾機就變成了鼓風機,大量炭疽桿菌從實驗基地逃出。適逢4月,延綿的春風將炭疽桿菌散播開來,最終佈滿一塊狹長區域,這其中密佈着其他工廠的宿舍區,恰好是人羣密集區域,最終,小小的失誤釀成了可怕的後果。

正如咱們之前所說,研發生化武器本身不是啥光彩的事,況且將如此危險的存在安放在市區周邊。在克格勃的操作下,蘇聯當局最終以“食物中毒”勉強搪塞了下來,不過這顯然很難令所有人都信服,許多文獻和資料中對此事都有討論。蘇聯時代,官方堅稱有約100人感染,其中64人身亡。但根據蘇聯生物備戰研究所副主任肯·阿里貝的回憶錄《生化危機》的記載:在災難爆發一個月後,死亡人數便超過了100人。而最早接觸該事件的伊莉科醫生曾於自己的日記中寫下這樣一筆:“截至1979年4月20日,共有350人發病,其中45人死亡,214人瀕臨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政府還舊事重提,將這段往事重新引到公衆視野之中。2001年8月,《火星報》刊文稱:自1918年以來,蘇維埃政府瞞着人民設立的類似祕密基地數不勝數,其中僅設立在莫斯科州的就有不下235處;其中許多危險設施就在百姓的住房之下,而百姓對此卻毫不知情。輿論將此事形容爲“行走在毒氣彈之上”,客觀而言,這種做法顯然有悖於人道主義,這也令昔日的對手們得以踩在蘇聯的屍體上狠狠地又補了一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