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於1941年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舉之際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閱兵,此次閱兵帶有色彩強烈的“秀肌肉”性質,單從氣勢而言可謂是相當成功,但它卻被視爲二戰過程中最愚蠢的操作之一。原來,雖然此前蘇德兩國彼此各懷鬼胎,由於利益衝突,未來兩國大概率會有一戰,誰先動手誰就佔便宜;但面對一個龐大且實力深不見底的對手,德國並不敢輕舉妄動。正是這場閱兵令德國人刺探到了對方的真實實力,因此決心發起入侵。

雖說蘇聯此次裝X行爲大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意味,但倘若周全地審視那段歷史,我們便會發現這樣的選擇反而是最理智、最符合其利益的。鮮爲人知的是,1941年初,在法國已經淪陷,局勢大大不利的情況下,英國曾密謀對蘇聯下狠手——派出間諜煽動當地百姓的民族情緒以造反,甚至企圖出動飛機轟炸高加索油田。有意思的是,英國作出如此極端打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並非出自於蘇聯本身,而是德國,這一點咱不妨從頭講起。

1935年春,希特勒基本完成了對德國內部的政治整肅,大權在握的他公然嘗試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限制,下令將德國國防軍由10萬擴充至30萬。次年3月7日,德國又派出3萬軍隊闖入萊茵非軍事區,此舉意味着一戰後束縛在德國身上的最後一道枷鎖也形同虛設。

筆者其實對這段歷史十分困惑,因爲在回憶起蘇臺德危機時,希特勒本人都承認:假如當時法國隨便派幾個師,那麼德軍便只能放棄行動——彼時的德國甚至連一場局部戰爭都承擔不起,因爲這會讓此前所有的“外交努力”都打水漂。而在1936年的時間點上,從局勢來看,英法甚至都不需要派兵,只要對德國作出相應的制裁,後者也只好乖乖收斂。然而在問題十分嚴重且眼下還手握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英國、法國甚至是意大利這些喜歡炫耀影響力的歐洲強國,居然清一色地玩起了“紙面抗議”。

這背後或許有着極爲複雜的利益糾纏,但筆者認爲當時的英法兩大豪強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希望看到德國這個老對手保持着一定的強度——畢竟只有擁有共同的敵人,彼此間才能真正愉快地做朋友。事實上,英法間的關係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鐵。一戰結束以來,兩國都積極牽頭構建以自己爲主導的新霸權體系,尤其是法國,藉助地利大肆招攬小弟。兩國的內耗極大削弱了英法集團的實力,不久,他們便意識到了一個比德國再次崛起更加可怕的事實——就趁這一個不注意,另一邊的蘇聯不但完成了工業化,躋身一流強國之列,“紅色巨人”似乎還跟德國搞得很曖昧。

從某種意義上講,蘇德短暫的合作是一種歷史必然——兩國有着相似的國家體制,同樣遭到英法集團壓迫,都有着擴張性的國家戰略,脾氣性格高度貼合,地緣上又十分接近,哪有不做朋友的道理?而事實上,兩國也一早就私下裏達成了許多合作協議,例如兩國合辦軍事學院等等。讓這兩國抱團在一起,其他國家還有的玩?倘若“蘇德聯盟”成爲現實,那麼英法集團將首當其衝。爲此,憂心忡忡的英國和法國立即祭出一波操作,在狂刷存在感的同時也試圖撬動對手間的關係。

1938年,法國集結“歐洲最強陸軍”,在凱旋門一帶舉辦了一場大規模閱兵。法國政府首腦和軍隊統帥們站在主席臺上,臉上掛滿驕傲與自信。然而法國並非玩閱兵的行家,尤其是跟幾年後蘇聯的那場國際勞動節閱兵相比,法軍此次閱兵更是顯得蒼白無力。在炫耀武力的同時,英法也玩起了陰謀:他們決定在“蘇德集團”的版圖內部安插一枚楔子,在必要時可以從內部撬動甚至是瓦解敵人。

顯然,這個“楔子”至少要滿足兩個要求:地緣上同蘇德接近;本身有着一定的實力。英法的選擇並不多,德國是他們的敵人,意識形態、利益上都有着直接衝突,根本沒得談;雖說蘇聯也是意識形態敵人,但“紅色巨人”卻比較貪,只要價錢開得夠大,“酒肉朋友”還是有得做;事實上,後來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之前,英法已經在跟蘇聯談條件了,據一些資料來看,雙方曾無比接近。除此之外就只剩波蘭了,雖然波蘭比蘇德要弱得多,但好孬也號稱擁有百萬大軍。更重要的是,波蘭跟蘇聯是宿敵,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諷刺的是,英法把算盤打得震天響,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波蘭居然比蘇聯還要貪。作爲一戰後由法國親手扶起來的小弟,波蘭因爲納粹的一點承諾就公然叛變老大哥;1938年10月,在希特勒提出“但澤走廊”問題後,不捨得割肉的波蘭又跳反回到英法身邊——如此腿腳靈活地跳來跳去,也算是二戰前夕那段歷史中的一道奇觀了。

英法不傻,他們心裏清楚,秀肌肉也好,埋定時炸彈也罷,這些充其量是小把戲;想要真正瓦解敵人就必須對對手造成直接有效的正面打擊。而話說回來,倘若真要在對手身上找一處突破點,蘇聯顯然要比德國合適的多——畢竟眼下德軍是實打實的強,而紙面實力強大的蘇聯卻接連在芬蘭、波蘭喫虧,這也不禁令英法看到了希望——蘇聯當真有他們此前估計得那麼強大嗎?這些傳統的歐洲勳貴本身就看不起貧寒出身的蘇聯,況且在過去的戰爭史上,俄國留下的爛賬數不勝數,這樣一個打敗仗習慣了的國家,真能在短短几十年裏真正翻身嗎?

正如剛剛所說,招惹蘇聯並非英法集團唯一的選擇,他們完全可以出更大的籌碼從德國手中爭取來這位“朋友”。然而在有了上述猜想後,英法集團的決策者們便開始考慮,以巨大的利益滿足“紅色巨人”的胃口,這筆錢究竟值不值。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德國先一步動手了。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這個手握百萬大軍、由英法精心挑選出來的盟友瞬間便被沖垮。要知道此前不久,法國陸軍總司令甘末林將軍還在給波蘭喫定心丸,聲稱德軍敢動手,法軍至少有30個師會立馬出動暴揍德國人。

更令英法擔心的是,波蘭是被德國和蘇聯一同瓜分的,蘇聯從中分得了大量紅利,英法擔心這會令蘇德的“盟友”關係更鐵。幾個月後,隨着法國的淪陷,在戰略空間遭到極大壓縮的情況下,英法集團的首腦們不得不做出放手一搏的決定——他們喫定此前法國前總理達拉第、陸軍總司令莫甘林的判斷是準確的,蘇聯根本就沒有表面上那麼強大,只要給蘇聯施加一定的戰略壓迫,對方會立馬認慫。爲此,英軍制定了“高加索行動計劃”以恐嚇蘇聯人。與此同時,在西歐大陸基本被蕩平的情況下,德國已將戰略目標由西面漸漸轉向東面,此時“蘇德間必有一戰”已不再是祕密。此前一直在幕後悶聲發大財的蘇聯終於被推上了歷史前臺,局勢對其而言已十分微妙。

不明不白地成了衆矢之的,說不慌是不可能的;在一番考慮後,蘇聯高層果斷做出了回應——趁着1941年國際勞動節之際,蘇聯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閱兵,還高調地向全世界遞上邀請。客觀而言,這場閱兵的戰略震懾效果還是達到了大半: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意識到蘇聯的強大確實是實打實的,即便是其內部鬥爭導致軍隊戰鬥力蒙受損失,但光看蘇軍的硬件配置,這無疑就是個難纏的對手。最終,所謂的“高加索行動計劃”也沒有成爲現實。而在日本、意大利眼中,蘇聯已然成了強大到不可戰勝的超級大國,他們也只剩羨慕的份兒了。唯獨德國人卻從中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閱兵剛結束,德國武官就向柏林彙報:蘇軍的裝甲部隊規模龐大,但其組織、戰略戰術和裝備水平遠沒有表面那麼強大,德軍很有機會打敗它。

接下來的發生事情想必無需贅述了。有觀點認爲,就在德國人糾結不已時,正是蘇聯人的裝X行爲加速了對方的入侵,由此來看,這一招實在是糊塗。然而在那個時間點上,對於蘇聯高層來說,恐怕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