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打出助企“組合拳”推動汽車產業逆勢上揚

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產業鏈斷裂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汽車產業面臨空前下行壓力。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各區市各部門落實“六穩”“六保”部署,搶時間、抓服務、強保障,打出政策、營銷、服務等系列“組合拳”,助力企業復工達產,全市汽車產業逆勢上揚,1-10月汽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3%,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3.12%,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8.11%。

以率先復工復產搶佔市場先機

疫情之初即未雨綢繆,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爲復工復產做準備。2月10日全市啓動復工復產後,迅速建立汽車產業三級聯動機制,深入企業開展分類指導,協調解決防控物資、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物流運輸、員工返崗等問題,在全國率先打響汽車產業復工復產攻堅戰。解放青汽成爲國內商用車頭部企業中最早完全恢復產能的企業,迅速走出疫情影響、搶佔市場先機。1-10月,解放青汽商用車(貨車)生產22.9萬輛,同比增長45.6%。

以本地產能協作破解供應鏈難題

針對各地產業鏈復產不同步、供應鏈面臨斷裂的問題,充分挖掘全市產能,推動產業鏈資源協作,在本市企業間解決了塗裝、衝壓、鑄造等產能協同,既穩定了車企生產,又解決了部分車企產能不足的問題。一汽大衆、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也成爲國內乘用車領域恢復產能的先行者。1-10月,全市整車產量達到93.21萬輛,同比增長3.6%,高於全國8.2個百分點,青島市整車企業工業總產值逆勢增長12.8%。

以開展援企助銷擴大企業銷售

適應疫情防控需要,創新品牌推廣模式,採取爭取國家推廣平臺支持、線上直播帶貨、車企面對面廣播推廣、增加新聞曝光率等創新舉措,幫助企業樹品牌、拓市場。爭取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主辦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啓動儀式在青島市舉辦,央視新聞聯播先後兩次報道。會同有關部門多渠道協同開展市場推廣,組織網約車平臺企業及行業協會與一汽大衆、北汽新能源舉辦產品推介會,開展“援企助銷”系列活動,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渣土車、環衛車等新能源車型,市政府領導直播帶貨促銷卡車,在線觀看人數446.27萬,2小時成交2073輛,總成交金額逾6億元。

以積極產業政策擴大市場佔有率

制定《青島市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西海岸新區、即墨、萊西等整車生產企業所在區市積極落實中央精神,出臺激發消費潛力、鼓勵汽車產銷的相關政策,提振企業信心,帶動青島市地產汽車消費迅速回暖、企業競爭實力顯著增強。1-10月,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青島市域市場佔有率由8.5%提升至20.8%,山東全省市場佔有率由5.9%提升至27.8%,一汽大衆、北汽新能源等本地市佔率也均有大幅提升。在龍頭企業帶動下,1-10月,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到7.8萬輛,年內有望突破12萬輛,創歷史新高。

以搶抓政策機遇提升競爭實力

搶抓國三標準車輛淘汰、國五國六切換等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機遇,推動企業不斷導入新車型、增強競爭力。解放青汽JH6生活艙上市,實現國際領先、亞洲第一。一汽大衆奧迪A3、A3L先後下線,實現了高端乘用車領域零的突破。多年來深耕燃油交叉型乘用車市場的上汽通用五菱,以精準的市場定位推出“人民的代步車”五菱宏光MINI-EV、主打時尚路線的新寶駿E300等車型。今年以來,青島市先後導入國六標準及新能源車型超過10款,都成爲各自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以主動謀略規劃積蓄髮展潛力

緊盯國際國內汽車行業巨頭和具有發展潛力的造車新勢力,積極開展精準招商,爲“十四五”汽車產業持續發力積蓄力量。瞄準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搶先佈局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並積極向高端新能源汽車進軍。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正在加速建設,帶動海卓動力、漢河氫能、奧揚科技、康普瑞斯等產業鏈企業協同發展。制定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實施細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等文件,並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蓄勢待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附:

來源: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