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能技術運用課程納入公共課程,讓智能化培訓覆蓋基層老年學校

智能應用培訓課深受老年人歡迎 (賴進財 攝)

老人交流如何使用手機

泉州網12月7日訊(記者 張曉明 文/圖)進入5G時代,全國仍有近2億名老人與互聯網“絕緣”,因爲不會用智能手機,他們面臨出行、生活不便的窘境。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泉州晚報》此前曾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進行調查報道,探索如何讓老年羣體搭上“數字快車”(詳見本報10月20日第五版)。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將加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能力列爲老年教育的重要內容。記者瞭解到,晉江老年大學先行先試,率先推出智能技術培訓系列課程,並錄製教學視頻,刻成U盤,分發到晉江各基層老年學校,讓智能化培訓全覆蓋。明年,學校還將把智能技術運用課程納入學校的公共課程。

爆棚滿座 “智能”課程受歡迎

解鎖手機、點開閩政通、掃健康碼……熟練地在手機上完成一系列操作後,4日8時45分,80歲的老人周淑坤順利進入晉江市老年大學。一個多月前,她還不會掃健康碼,經過數次培訓,她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智能手機。

從晉江深滬趕來的陳松柏老人,今年也80歲了,這是他來上的第五次智能技術培訓課程。“現在我外出掃健康碼、打車及微信支付都沒問題。”陳松柏笑着說,這樣的課程對老人很有意義,自己回去還會教身邊的老年人。

當天9時,智能手機基礎知識及操作課程開始。晉江老年大學T形教室裏坐了100多位老人,大家齊刷刷拿出手機操作着,還不時停下來做筆記。據瞭解,開課以來,數百名學員搶着報名,每堂課都“爆滿”,教室後排都加了座位。

“這驗證碼,其實就是在跟咱們‘對暗號’呢!”“這‘搜索’呢,就好比我們去超市買東西,想找到想買的東西,就得問導購員東西在哪裏。”“‘註冊’則相當於去銀行開卡。”……老師施育仁通過一系列生動恰當的比喻,讓老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名詞。

“清除聊天記錄,這個我會,我來教你。”70歲的楊澤鴻阿婆經過幾次培訓,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微信軟件的使用,她從學習中也感受到了“求知”的樂趣。

“要讓老年人學會了,他們纔會有興趣,主要是要有耐心。”施育仁說,給老年人上智能培訓課,不僅要慢講解,還需要講方法。對老人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容易遺忘。他每次課後都會將一些講課重點發給老人,讓他們回去可以根據筆記進行操作。

下課就忘 導學助手來助陣

課後,記者看到多位身穿紅馬甲的“導學助手”留在教室,耐心地爲尚未掌握的學員反覆講解,幫助老人更好地吸收消化。原來,這是晉江老年大學針對老年人容易遺忘的問題想出的辦法。

“通過他們來幫助指導老年朋友們學習直播課程,較好地發揮了導學助手的作用,緩解了老師課前教學壓力,保障了課程按時、有序開課。”據晉江市老年大學教務處主任高忠洲介紹,爲了讓更多老年人能夠通過手機收看老年大學在線課程,參加線上學習,加強老師、學員之間互動交流,晉江市老年大學組建了一支“雲課堂導學助手”隊伍,並於11月12日組織培訓。經過培訓,13名“雲課堂導學助手”分批上崗,專門幫助老人課前“預習”及課後“複習”。

“一些老人家不識字,英文就更不用說了,一些軟件圖標很難記住。”爲了幫助老人加深印象,今年60歲的導學助手李韻霞自創了一套方法,就是教老人看顏色、做記號。“比如‘閩政通’APP是藍色圖標,我就教他們記住這個顏色,下次他們就好找了。”李韻霞笑說。

“老人家去醫院、打車、網上預約等,到處都得用手機,如果不會,就很麻煩。”吳斌斌感慨,幸好學校及時開展這樣的培訓課,而作爲一名導學助手,他在幫助其他學員的同時,自己也熟能生巧、加深印象。

擴大覆蓋 共享智能化服務

據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晉江市老年大學積極“試水”線上教學,於今年9月入駐“網上老年大學”APP,通過打造“雲課程”,讓學員實現停課不停學。而從上月開始,晉江市老年大學更是率先推出智能手機技術應用相關的一系列課程,手把手教老人學會操作智能手機,幫助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昨日10時,在羅山街道華泰社區老人學校,30個老人正在集中學習教學視頻。75歲的王忠福是一名老黨員,在接受培訓之前,他基本不會使用“學習強國”。他笑着說:“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自然不能錯過,活到老要學到老。”

記者注意到,這個特別錄製的教學視頻有普通話與閩南語兩個版本,教學內容與晉江市老年大學所教授的內容一樣。據瞭解,晉江老年大學通過錄制教學視頻、製作宣傳摺頁,分發到各基層老年學校,讓智能化培訓覆蓋該市各基層老年學校,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

“今年疫情期間,讓我們意識到了學習智能手機操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據晉江市老年大學校長丁聰枝介紹,在進行一番摸底調查後,立刻把相關培訓課提上了日程。學校第一時間組織教務處全體職工開會,共同探討師資、場所、課程安排等具體工作,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最終確定4門課程、分10個班次來進行,課程內容分別爲《“閩政通”APP的註冊和使用》《智能手機基礎知識》《安全上網》《微信的使用》。丁聰枝認爲,要想真正消除這個“數字鴻溝”,就不能把這項工作當成階段性的任務來完成,而是要當成常規的工作來抓和推廣。他表示,學校目前共有2000多名學員,教學資源和容量畢竟有限,明年將把智能技術運用課程納入學校每月一次的公共課程,另外安排每月兩三次的講座,爲更多學員搭建學習平臺。

相關文章